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基本信息学科数学年级二年级教学形式讲读赢得教师王彩荣单位巴里坤县一中课题名称认识元角分学情分析分析要点: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3.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二年级的学生对人民币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计算的基础知识,但这种认识还是很初步的。通过课前调查了解,有40%的学生根本没有购物的经验,60%的学生只认识常用的元和角的面额的人民币,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让这些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感悟元、角、分之间的换算。解决购物问题更需要老师在具体生活情境中加以引导。教学目标分析要点:1.知识目标;2.能力目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1、通过认一认、分一分等一系列活动,能正确认识并说出各种小额人民币的面值。2、在生活情境中,能够准确换算元角分之间的关系。过程与方法:1、结合买文具的生活情境,会用小额人民币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2、结合买文具的生活情境,会用小额人民币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把人民币的知识应用在生活中的意识,教育学生爱护人民币。2、培养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思维灵活性。教学过程一、导入新知:欢迎大家来到数学王国,数学王国里的小动物都在猜谜语,我们也一起来猜猜看。一张纸花纹多,红黄蓝绿画山河。父母辛苦把它赚,吃饭穿衣它来办。大家猜的非常正确,是钱。我们国家使用的钱叫做什么呢?(人民币)同学们,你知道拿着这些人民币可以干什么吗?(学生自由回答)通过大家的回答,我们发现人民币的用处可真不小。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认识人民币(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①认识各种小额人民币的面值。(落实目标1:能说出各种小额人民币的面值。)老师今天就给大家带了了许多张人民币,它们都藏在学具盒里,有学具盒的小朋友请举手,请你和你的同桌互相说一说:问题1:你认识哪些人民币?(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放手让孩子们去自主探究,老师巡视,看他们合作情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好,所有的小组都合作完了。看,老师手中也有一些人民币,谁愿意来挑一张给大家介绍一下?(元、角、分各找一个同学说,投影展示,学生介绍时问:你是怎么认出它的?)5元、2元、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学生汇报完,老师板书)同学们介绍的非常好,我们是根据人民币上的数字和汉字来确定面值的,也可以根据上面的颜色、图案等等很多方法来辨认人民币。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我们一起来认一认,看谁反应的最快。(速度时快时慢)下面,我们一起再来说一说这些人民币的面值。认识了这些人民币,那你知道这些人民币合起来是多少钱吗?(评价样题1)问题2:仔细观察一下,你能给他们分分类吗?1、按照材质分。(纸币、硬币)2、根据单位分。(元、角、分)②元、角、分之间的换算关系。(落实目标2:能够准确换算元角分之间的等量关系。)接下来,问题3:老师请您们做做小法官,来比一比,谁的面值最大?5元、2元5元大(这些人民币有什么特点?单位相同时,数字越大,人民币的面值就越大。)1角、2角2角大2分、5分5分大经过刚才的回答,老师发现大家个个都是火眼金星。瞧,时间过的可真快呀,数学王国里的天已经黑了,所有的小动物都睡着了,连月亮姐姐都睡着了,可是却传来了争吵声“我大,我大,我大”,大家一起看看,是谁在吵架呢?(1元、5角)谁来评评理,他们到底谁最大?为什么?问题4:那1元、5角呢?是5角大吗?1元=?角1角=?分“1元=?角”非常好,我们看看大屏幕,一起来数一数,看看1元是不是=10角,(是)。反过来是10角=?元呢?2元=角,3元=角。。。。接下来我们来想一想1角=?分,好,我们来数一数。1角=10分,反过来10分=?角呢?3角=分,5角=分,7角=分(在这一环节中会有个别孩子已有前备知识,让这些知识丰富的孩子带动其他孩子们去学习,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劲头。)1元=10角,1角=10分。(板书)三、拓展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