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农民增收的七大有效对策文章标题:促进农民增收的七大有效对策【摘要】农民增收困难是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意义重大。文章探讨了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七大措施,同时认为: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功能定位明确的农村金融机构是这些措施有效发挥作用的基础和催化剂。【关键词】农民增收;对策;农村金融【中图分类号】f3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777(20XX)02-0184-02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民与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继续扩大是当前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有资料显示:199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为9,但1997~20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则分别为4.6、4.3、3.8、2.1、4.2、4.4、4;粮食主产区以粮食生产为主的纯农户收入增长更为困难。我国8个粮食主产省(冀、吉、黑、皖、赣、豫、鄂、湘)农民人均收入已持续5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年均增长率仅为2.73。1997年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为2090元,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160元,两者之比为1∶2.47;20XX年农民人均收入为2622元,城镇居民为8500元,差距已扩大为1∶3.24。如果考虑到供水供电、交通通讯、文教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分配上的差别,有人估计农村和城市居民收入差距实际上已达到1∶6。农民增收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影响到国民经济的良性运行和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进程。因此必须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确立新的思路,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真抓落实,千方百计促农民增收。一、积极进行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应坚持如下原则。(1)市场导向原则。(2)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原则。(3)农民自愿和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原则。在新一轮结构调整中,要充分尊重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同时政府必须发挥好规划、引导和扶持作用。调整农业结构的具体内容包括。(1)优化种植业结构。当前我国农民收入主要来自粮食生产,但加入wto对我国冲击最第1页共5页大的是农业和粮食生产。因此要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压缩普通粮食作物面积,扩大优质专用粮食的生产,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经济作物,加强绿色食品和保健菜的开发,大力发展反季节蔬菜种植,扩大温棚蔬菜规模,抓好特色农业生产。(2)提升农产品质量和档次,实施名牌战略,挖掘出口潜力。我国的肉类、蔬菜、花卉、水果、水产等农产品,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和出口潜力。但这些优势农产品的出口状况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是质量比较低,加工和营销能力落后。(3)搞好畜牧业生产。要以提高畜产品质量、畜牧业整体素质和效益为重点,大力发展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提高良种覆盖率。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搞好畜禽饲料监测,有效应对绿色壁垒,努力扩大外销和出口。大力发展饲料作物种植。(4)发挥各地农业的比较优势,打破农产品自求平衡的圈子,形成各具特色的专业化生产区、区域性产业带。二、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因地制宜探索有效的产业化组织形式要集中力量培育和扶持规模较大和带动辐射能力较强的龙头企业,推进种、养、加结合,贸、工、农一体化建设的步伐。努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在项目的选择上要积极发展粮食、肉奶、水果、瓜菜等农产品的深加工业、储藏保鲜业和运销业。鼓励国有、集体、个体、外商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大胆引进国内、外科技成果,兴办高附加值涉农加工企业,从而实现农产品的多层次增值。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专业合作组织,不断提高农民在产业化经营中的组织程度。通过立法和建立各种规章制度完善“公司农户”制度,促进龙头企业和基地农户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和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国家应根据农业产业化企业生在农村、面向农村、发展在农村的实际情况,对农业产业化企业实行更加优惠的税收和金融政策。三、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和对农民的教育与培训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加强农业适用技术和先进技术的推广,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在种植业方面要瞄准世界先进水平,大力推广应用以节本增效、提高质量、改善生态环境为主的先进技术。大力推广间作套种、病虫害综合防治、秸秆青第2页共5页贮氨化、冷配、防疫等适用技术,促使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