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一、对传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反思•二、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如何用好新教材•三、新课程背景下的好课•四、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恰当地创设教学情境•五、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六、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七、新课程的课堂上教师应该做什么3一、对传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反思•新课程实施以来,广大教师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是:•如何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努力上好每一节课。•新的课程改革是对传统教学的一次革新,就像医生治病一样,只有找到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存在的弊端,我们才能够更好地进行新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所以对照新课程理念反思一下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弊端是非常必要的。4刘谦教授在一次报告中指出:•今天中国的数学教育最大的悲剧有二:•第一,学生的学习生涯不幸福,而且这样的状态不能被成人社会所关注;•第二,我们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主要是外部,更多的来自分数的压力,而不是来自对数学内在的一种追求、一种爱好。•这是数学教育的两大“悲剧”。5•不可否认,传统的小学数学教育使我们的孩子失去了许多宝贵的东西:•一是失去了梦想和激情,变得麻木、呆板;•二是失去了积极的人生态度,变得惰性;•三是失去了学习的能和习惯,变得低能;•四是失去了天真活泼、开朗、乐观向上的品质,变得少年老成。•对照新课程理念反思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不难发现,这些课堂中存在的弊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6•教师讲解多,学生思考少;•一问一答多,探索交流少;•操练记忆多,鼓励创新少;•强求一致多,发展个性少;•照本宣科多,智力活动少;•显性内容多,隐性内容少;•应付任务多,精神乐趣少;•批评指责多,鼓励表扬少;•找到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存在的弊端,我们的新课程改革才会更加有针对性和实效性。7二、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如何用好新教材•(一)理解编者意图•(二)把握好教学的起点•(三)进一步充实教学内容8•一般来说,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可以在以下方面得到体现:•当教材中呈现的问题情境与当地学生生活实际相差较远时,教师可以将其换成学生熟悉的事物;•当教材提供的学习内容、数据信息等与本班学生实际状况有差距时,教师可以作适当的调整;•当教材安排的课时对本班学生来说过快或过慢时,教师可以结合本班实际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9•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主要表现在对教科书的灵活运用和对课程资源的综合、合理、有效的利用,这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课程意识,准确把握教材编写的意图和教学目的,避免形式化的倾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综合优化的过程;是课程标准、教科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的结晶;是教师智慧与学生创造力的有效融合。10三、新课程背景下的好课•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要由传统的知识性教学转向现代化的发展性教学。•在新课程背景下,一节成功的数学课应该具备•“新”、“趣”、“活”、“实”、“美”•的特点。11(1)理念新——即体现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①新课程的知识观•②新课程的人才观•③新课程的教学观•④新课程的学生观•⑤新课程的评价观•⑥新课程的课程资源观12(2)思路新——即体现构思新颖,实用高效的教学思路。•(3)手段新——即重视现代化手段的运用132.趣•(1)导入新课时引发学习兴趣•(2)讲授新课时保持学习兴趣。•(3)巩固练习时提高学习兴趣。143.活•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活力,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使教师和学生都能找回丢失已久的“自我”,建构起丰富的精神生活,享受生命成长的欢乐。15•“活”表面上是课程的内容活、经验活、情境活,实质上是师生双方的知识活、经验活、智力活、能力活、情感活、精神活、生命活。•“活”意味着师生双方潜能的开发、精神的唤醒、内心的敞亮、个性的张显和主体性的弘扬,意味着师生双方经验的共享、视界的融合与精神的感召。16(1)教学方法灵活。•(2)把教材用活•(3)把学生教活。17怎样才能使学生学会提问?•首先,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和谐、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在教学过程中不以权威者、裁判者、命令者、监督者的形象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