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之四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评价思想内容思想内容主要是指诗歌的立意;古人云:诗言志。“志”是指志向、报负、愿望、情怀等。一般地说,唐诗重情,宋诗重理。考点解读:1.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就是诗人用诗化的语言所反映的社会现实生活,所表现出来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生活态度、个人理想和政治倾向等。2.对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评价,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把握其情感基调,分析其社会意义,评判其社会价值。按题材的不同,可将古诗词分为以下几种:1、咏史怀古诗2、山水田园诗3、思乡怀人诗4、别离贬谪诗5、爱情闺怨诗6、边塞征戍诗7、咏物抒怀诗8、即事感怀诗9、谈禅说理诗1、怀古咏史诗鉴赏要点:(一)、弄清史实(二)、要体会意图(三)、领悟感情(四)、分析写法怀古咏史诗所谓“怀古”,是指登临游览,触景生情,由于历史遗迹的诱发,而抒发感慨:而咏史却是翻阅古书,捡点旧说,针对特定的人和事,而陈述自己的独到见地。怀古之作长于情景交融,咏史之作长于议论精辟。(一)、弄清史实对于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一定要有所了解,这就要求我们要积累一些历史知识。一定要读好注解。(二)、要体会意图后代作家对尘封的往事发思古之幽情,一定有现实的原因或触发感慨的媒介。辛弃疾登上京口北固亭,从历史上的孙权、刘裕抗击北方劲敌,联想到南宋小朝廷在风雨飘摇中苟且偷安,自己报国无门。三:把握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①喟叹古今朝代兴亡变化,感叹昔盛今衰、物是人非。②借古讽今,批判现实。③仰慕古人成就,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或功业无成的感慨。④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归纳历史规律等。途经秦始皇墓许浑龙盅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1)这是一首怀古咏诗史,结合全诗谈谈你对“崩”字的理解。(2)本诗以“经始皇墓”为题,三、四句却荡开笔墨去写汉文帝,这样做是否妥当?为什么?(1)一指始皇已死,二指秦王朝迅速灭亡,三指生前生势显赫的秦始皇形象在后人心目中彻底崩溃。(2)非常妥当,用汉文帝的谦和、仁爱与秦始皇的刚愎、凶残:用路人对汉文帝的怀念同始皇在人民心中地位的崩塌作对比,反衬出暴君的形象,含蓄地表达作者的批判之情。1.把握山水田园诗的思想内容和思想感情:通过描写壮美山河,自然风光,表现自然之美,表达热爱生活、自然或祖国山河的激情。通过对山水田园生活的描写,表达淡泊名利,追求闲适、恬淡的隐居生活,厌恶和鄙视黑暗社会的思想感情。通过对景物描写和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对自身处境的感叹.2、山水田园诗2.分析山水田园诗写景的特色其主要特点是“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很少单纯的写景叙事,而一定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感情,情与景是紧密相连的。因此,在分析其中的景物描写时应注意作者选取了什么景物,有什么特征,渲染了何种气氛或传达了何种感情,情景之间的关系如何等问题。3、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1)留意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的变化。(2)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如绘形、绘声、绘色。如“乱石穿空,……”(3)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如虚实结合;以动衬静;明暗对比;粗笔勾勒和细部描绘相结合(“千山鸟飞绝,……”)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田园乐(其六)王维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眼。这首小诗绘形绘色,诗中有画,画中含情,意境优美奇妙,请你结合全诗简要谈谈自己的看法。【答案】诗中的景物描写生动形象。诗中写桃花、柳丝、莺啼,捕捉春天富于特征的景物,并用“红”“绿”两个字进行着色,使景物鲜明怡目,描绘出一派柳暗花明的图画;在着色之后,诗人更用“宿雨”来带出“落花”,而“犹眠”透出“山客”闲适恬静的心境。三、送别贬谪诗:1送别景物:一般描绘送别时,送别地周围的或想象中的自然景物,此时的景物往往带上了特定的修饰性词语,作者欲借此含蓄委婉地表达离别后的思念之苦与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情感:一般表现作者自别后对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