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小警官(大班)作者:来源:《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2019年第08期画面十一画面十二画而十三4-I画面五设计意图:随着“劳动最光荣”主题活动的开展,班里幼儿初步理解了各行各业对人们生活的意义,同时也对一些特殊职业,如“警察”,产生了职业崇拜和向往。在“森林小警官”活动设计中,教师利用“小警官破案”的游戏情节,以经典动画形象黑猫警长为切入口,首先设计了“接到报案”的紧张情景,激发幼儿守卫森林的愿望。然后,通过“调查案情”,引导幼儿发现、分析线索,尝试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简单的归类、判断与推理,并在“确定案犯”的过程中,引导幼儿观察、分析、记录,发展多维度的思维能力。最后,在“抓捕”环节中,幼儿主动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分享发现,学习整理、概括、验证自己的推测,提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大班幼儿已有关于动物外部特征的经验,能用数字、图画、图标或其他符号记录。该活动借助交互式电子白板辅助教学,支持幼儿通过观察、表达、操作、探索自主建构经验,记录观察、探究的过程与结果,在破案成功的愉悦情绪中体验合作分享、解决问题的快乐,充分感受学习的新奇与有趣。目标:1.乐于观察、发现问题,运用已有经验进行简单的归类、判断与推理,发展多维度的思维能力。2.巩固对动物特征的认识,提高分析、判断以及与同伴合作的能力,体验破案成功后的快乐。准备:1.材料准备:电子白板课件,平板电脑,多媒体一体机,自制警官勋章。2.经验准备:幼儿了解常见动物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过程:一、接到报案1.引发幼儿破案的兴趣。师:孩子们,猜猜它是谁?亮亮的眼睛、白白的毛……(教师移动电子白板黑幕,呈现黑猫警长的局部特征,幼儿观察并猜测。)师:黑猫警长有什么本领?幼:会抓坏人/会破案。(教师出示画面一。)2.播放经过剪辑的动画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师:什么声音?幼:警报声。师:发生什么事了?(教师播放报案视频。)幼:小羊在家里不见了。师:原来小羊不见了。今天,我们都是小警官,和黑猫警长一起去破案。我们要用自己的智慧找到羊宝宝!(教师出示画面二。)二、调查案情教师出示画面1.线索一:小路上的轮胎印。(1)谁留下的轮胎印?师:这是小羊家的门口。你发现了什么?幼:黑黑的印子。师:这是什么留下的印子?幼:汽车的轮胎印。师:轮胎印很新。可能发生了什么事?幼:小羊可能被開汽车的人抓走了。(2)可能是谁带走了小羊?师:小羊真的被开汽车的人带走了吗?怎么才能知道呢?幼:可以找人问一问/可以看摄像头。师:这两个都是好方法。瞧,我们找到了小羊的邻居小猪和小兔。师:我们问问邻居看到了什么,听听它们怎么说。(播放视频。)幼:邻居看到小羊在汽车里。(教师出示画面三。)(3)谁会开汽车?师:森林里谁会开汽车?黑猫警长经过调查,把会开车的动物都找到了!四。)师:那么它们中到底是谁带走了小羊?可以用什么方法找线索?幼:调看监控/找车子。2.线索二:门前的摄像头。师:我们再到小羊家周围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幼:有一个摄像头。师:摄像监控有什么作用?幼:从监控里可以发现罪犯。师:我们来看看在羊妈妈出去的这段时间里,监控都拍到了谁?(教师出示画面五。)师:监控可能遭到了破坏,只拍到了动物的影子。不过我们有办法找出它们。(利用电子白板的蒙层功能,引导幼儿观察动物的外形特征,并在橡皮模式下验证猜测结果。)师:我们已经找到哪些线索了?幼:嫌疑人会开车,还被监控拍到了。师:根据这两条线索,它们中谁有可能带走小羊呢?幼:狼。师:狼被监控拍到了吗?幼:没有。师:现在有这两条线索。想一想,谁符合这两条线索?幼:狐狸。师:理由是什么?幼:狐狸会开车又被监控拍到了。师:还有谁像狐狸一样,既会开车又被监控拍到了?下面请小朋友把既会开车又被监控拍到的动物找出来。(教师出示画面六。)幼儿操作,找出上下格子里均包含的动物,拖动重叠至中间框。师:(小结)经过比对,发现奶牛、梅花鹿、斑马、狐狸、狮子都有嫌疑。3.线索三:客厅里的脚印。师:看来要找出真正的嫌疑犯还要继续寻找更多的线索。现在我们到小羊家里找找看。师:这里是小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