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江苏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导学案——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一、考试说明——有的放矢考试要点具体考试内容要求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3)大气受热过程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二、考点知识梳理考点三、大气受热过程1、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太阳源源不断地向宇宙空间释放能量,其中一部分到达地球,首先到达的是地球大气层,被大气反射、散射、吸收等削弱,其中反射作用的削弱最为强烈,因而阴天是气温一般较低,这是云层的反射作用所致,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性,其中臭氧和氧原子吸收、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大部分太阳辐射能够直接到达地面使地面增温,地面增温以后又形成地面长波辐射,大气主要依靠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而增温(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大气增温后产生大气辐射,其中朝向地面的部分称为,它将大部分能量偿还给地面,从而体现了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一般阴天的时候夜间温度不会太低主要是大气逆辐射强的缘故。【归纳总结】请写出下图中各字母代表的含义:ABCDE大气的消弱作用(反射、散射、折射)F2、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热力环流----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1)形成原因:。(2)形成过程:【我来构建】右图中A、B为近地面冷热状况不同的点,请动手画出A、B两地之间形成的热力环流。【提示】地面的冷热不均空气的运动同一水平面上产生气压差异空气的运动热力环流(3)规律总结:同一高度:气温高,则气压低、等压面下凹;气温低,则气压高、等压面上凸。“高高低低”不同高度:越往高处,气压越低;近地面气压的高低与高空相反。(4)案例:①海陆风:白天吹海风,晚上吹陆风。②城市风:启示:污染严重的工业应设置在城市风的下沉距离之外。③山谷风:白天吹谷风,夜晚吹山风。如下图所示:【拓展延伸】大气的水平运动——风读风向形成示意图,回答:(1)图中①是_________压,②是_______压。(2)图中③是_______力,④是______力,⑤是______。(3)在______的作用下,大气由_______气压区向_______气压区作水平运动,这就形成了风。(4)当风一旦形成,马上就受到_______力的作用,使风向逐渐偏离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北半球向______偏,南半球向__________偏。_______力只改变风的方向,不能改变风的速度。(5)近地面的风,除受_______力的影响外,还受______力的影响,该力的作用是减小风速。(6)在三种力的作用下,风向不与等压线垂直,而是_______(成一夹角)。(7)该风向形成图是()A.北半球的风向形成图B.南半球的风向形成图C.图中的风向右偏D.图中的风向左偏三、感悟经典——高考真题体验(2010年江苏高考卷)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图l2为地球热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第1题。1.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增强。下列数字所示环节与大气保温作用直接相关的有()双选A.①B.②C.③D.④四、备战高考——迈向成功【2011·北京东城期末】读图5,回答1~2题。1.M地的气温最可能是()()A.3.4℃B.4.6℃C.5.30CD.6.20C2.图6中正确表示上海市区与N地之间的环流形式是()【2011·北京西城期末】图2为大气运动示意图,M线代表地球表面,据图回答第3题。3.若图2表示热力环流,则()()太阳大气上界短波辐射长波辐射宇宙空间面地①②③④图121004100610081010(hPa)②③①④⑤A.丙处气压比甲处高B.甲处气温比乙处高C.丙处气压比丁处低D.甲处气温比丙处低【2011·辽宁锦州期末】下图是沿某一理想大陆45°N所作的剖面示意图,回答4~5题。4.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各地气温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1月均温③地大于②④两地B.7月均温③地小于②④两地C.②④两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③地D.②④两地的气温年较差小于③5.若图中M、N表示近地面的等压面,则该季节盛行风向,正确的是A.②吹向①B.④吹向⑤C.⑤吹向④D.④吹向②【2011·北京丰台期末】图5同一地点不同天气状况的昼夜温度变化图,图6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6.由图5和图6可知()A.a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