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运行时间湛江市湖光中心小学林延玲【教学内容】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30页。【教学目标】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两、三位数乘法的积的范围。2.探索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3.能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4.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教学重点】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乘法。【教学准备】电教媒体【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出示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图片。师:有关东方红一号卫星的信息,你知道多少?学生回答所收集到的信息。播放东方红一号发射视频。师: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多少分钟?师:你能根据它运行时间的这个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学生提问题。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直接列出算式,并说一说想法。师:老师也提出一个问题(出示问题:绕地球21圈需要多少时间?),你能列式解决吗?学生列式:114×21【设计意图】播放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的录像,旨在调动学生参与兴趣,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同时,引导学生从中获得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在解决问题中,进一步理解乘法意义。二、自主探索,交流算法1、结合情境进行估算。师:请你估一估,这个算式的得数大约是多少?说一说你是怎么估算的?【设计意图】估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是学生应该具有的一种重要的计算技能。结合情境进行合理猜测,可以在计算后对照做出判断。并且合理的估算策略的交流,能够促使学生计算方法的灵活多样。2、具体计算,探索计算方法。(1)独立计算。师:那这颗卫星绕地球21圈究竟需要多长时间?也就是114×21的结果是多少呢?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学生独立计算。1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情况。(2)小组交流算法。师:在小组内和同伴说一说你的计算方法。学生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帮助个别学生计算,掌握学生的不同算法,为后面的共享做好准备。(3)全班共享算法。可能出现:①口算114×20=2280114×1=1142280+114=2394②口算114×21=114×7×3=798×23=2394引导学生介绍算法(按①②③④的顺序),组织其他学生倾听,互评。然后和学生一起观察比较,找到不同算法之间的联系,明晰算理。3、优化算法。师:在这么多不同的方法中,你最喜欢哪种方法?能说说理由吗?小结:刚才我们用了这么多种不同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还找到了最常用的两位数乘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列竖式计算),真不错!4、练一练135×74师:在列竖式时,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出示:(乘法竖式的温馨小提示)学生动笔计算。【设计意图】先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和时间,保证每个孩子都有至少一种计算方法。接着进行先期的同桌交流,旨在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修正算法。然后全班共享算法,体会算法多样化。通过交流、比较、反思,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算法之间的联系,明晰算理,优化算法,学会用竖式计算。三、巩固练习,应用提升1、轻松练一练。23×20=25×8=60×90=80×7=16×30=7×30=25×40=16×30=80×12=43×20=120×20=79×10=2、估一估,算一算,并和同伴说一说你的计算过程。3、解决问题。一个没关紧的水龙头每天要浪费112千克的水。照这样计算,一个月(按31天算)会浪费多少千克水?四、总结收获,拓展延伸。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五、作业布置。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