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第11课晨读新课启航积累写作点滴探究文本研读片段背诵资料助读整体把握文本层析素材档案佳作欣赏应用体验之旅识记知识必备领悟学海览胜写法借鉴高考对接课文对译包容1.包容是一种美。深邃的天空容忍了雷电风暴一时的肆虐,才会有风和日丽;辽阔的大海容纳了惊涛骇浪一时的猖獗,才会有浩渺无垠;苍莽的森林忍耐了弱肉强食一时的规律,才会有郁郁葱葱。泰山不辞抔土,方能成其高;江河不择细流,方能成其大。包容是壁立千仞的泰山,是容纳百川的江河湖海。2.包容是什么?是被议员们讽刺的林肯,在宴会上给予微笑的谦让;是被廉颇挑衅的蔺相如,能够不怒不惊,平静安详。包容,是宽广的胸怀,是深沉的涵养。3.包容是一门学问。学会包容的人,就学会了生活;懂得“”包容的人,就懂得快乐。这门学问,是来自内心善良仁爱的自然流露。包容是一门艺术。它不是你随随便便可以得到、可以舍弃的东西。它是一种精神的凝聚,它是一种善良的结晶,是人性至善至美的沉淀。包容是一种美德。它可以使你的人格得到升华,让你的心“”灵得到净化。它是人修身养性的一本真经。包容是一种境界。人要达到这种境界,就必须拥有博爱的心、博大的胸襟,还要有一份坦荡、一种气概。它是香兰被人踩倒却留香脚底的气质。包容是一种幸福。能够包容别人是一种幸福,让别人心存感激更是一种幸福。人生一世,不能使自己在琐事困扰中作茧自缚,更不能在无尽痛苦中度过。纪传史的开创者——司马迁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史圣。公元前108年(元封三年),司马迁做了太史令。公元前104年(太初元年)“”,与天文学家唐都等人共订太初历。同年,开始动手编《史记》。公元前99年(天汉二年),李陵出击匈奴,兵败投降,汉武帝大怒。司马迁为李陵辩护,触怒了汉武帝,获罪被捕,被判死刑。为了完成父亲遗愿,完成《史记》,留与后“”人,含垢忍辱忍受腐刑(割掉鼻子或者生殖器官的酷刑)。公元前96年(太始元年)获赦出狱,做了中书令,掌握皇帝的文书机要。于是他发愤著书,全力写作《史记》,大约在他55岁时终于完成了全书的撰写和修改工作。他最大的贡献是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是一个兼并剧烈的历史时期。本文所叙史实发生在公元前283年到公元前279年之间,正值战国中期之末。在此之前,秦早已占领了巴蜀,并夺取魏在河西的全部土地,又多次大败楚军,初步形成了统一全国的趋势。在此期间,秦以主力图楚,前280年秦取楚上庸(今湖北房县、均县等地)及汉水北岸,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今湖北江陵),逼楚迁都于陈(今河南淮阳)。尽管如此,秦仍未停止对赵的进攻,所以如何对付秦的挑战已成为赵国安危之所系的大问题。廉颇和蔺相如就是在这个历史舞台上起关键作用的人物。《史记》司马迁的父亲在汉朝做太史令,负责管理皇家图书和收集史料,研究天文历法。司马谈打算编写一部通史,愿望没有实现就死去了。临死的时候,嘱咐司马迁完成他未竟的事业。司马谈死后,司马迁承袭父职,做了太史令,竭尽终生精力最后完成这部五十二万多字的不朽著作。《史记》是一部贯串古今的通史,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叙述了我国三千年左右的历史。据司马迁说,全书有本纪(给帝王作传的类别)十二篇,表(大事年表)十篇,书(典章、书籍)八篇,世家(给诸侯作传的类别)三十篇,列传(给名人作传的类别)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简称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史记由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名。一、通假字1.可予不.通“_____”2.拜送书于庭.通“廷”,译为“________”3.召有司案.图通“按”,译为“_____________”4.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通“_____”5.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通“熟”,译为“______”否朝廷审察、察看穆仔细二、古今异义1.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古义:___________今义:美貌的女子。2.请指示..王古义:_______________今义:上级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