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要下雨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3、有主动积累词语的意识。教学重点:1、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感受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教学难点:理解下雨前的天气现象和小动物的不同反应。。教学时间:1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题目1、诵读儿歌:“乌云密布天气闷,天空一片阴沉沉,闪电婆婆把腰伸,雷声响起一阵阵。”从这些自然现象,你们知道了什么?2、观看动画。出示课件:乌云密布,狂风骤起,雷电交加的动画情景。3、学生自由地说说看到的画面和听到的声音。4、揭示课文题目,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二、多种活动,识记生字1、指名认读黑板上的生字。2、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3、以开火车的形式熟读词语。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打开书,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看清字形。2、再读课文,读时圈画出本课的生字,自学生字,再标出自然段的序号。3、同桌互相读,比一比看谁读得准确,声音洪亮。4、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文中小白兔遇到了几个好朋友?都是谁?分别是在哪几段写的?5、师:朗读了课文,谁愿意回答老师刚才提出的问题?(小白兔遇到三个好朋友,分别是:小燕子、小鱼和蚂蚁。遇见小燕子是在第2、3自然段,遇见小鱼是在第4、5、6自然段,遇到蚂蚁是在第7自然段。)6、再读课文,思考:小白兔看到哪些现象?听到其他小动物说了什么,他都干了什么?边读边画,读完后在小组内讨论。7、全班交流汇报。四、朗读课文。(一)师生探讨1、除了课文中讲的,还有哪些动物下雨前和平时有不同的现象?2、你们还知道生活中哪些动物与好天气有关吗?(二)指导背诵课文1、自由背课文。2、检查反馈:指明背、小组背、齐背。(三)拓展延伸1、学生谈谈自己还知道的动物下雨前的活动。2、学生交流有关动物与天气的趣闻。三、句段讲解字词:潮湿——含有较多的水分。消息——关于人或事物情况的报道。句子:哗,哗,哗,大雨真的下起来了!真的——是说上文中燕子、小鱼、蚂蚁说要下雨了是对的,大雨果然下起来了。小结:通过学习课文,我们了解了雨前的一些征兆,除了课文中讲的,还有许多小动物也是大自然的天气预报员。只要你平时多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就会有许多惊人的发现。板书设计:14.要下雨了小燕子——低飞小鱼——游出水面留心观察善于思考蚂蚁——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