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节三爱演讲稿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三爱三节,从我做起”。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下,有一种风气正盛行,有一种理念正深入人心,那就是“三爱三节”,三爱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三节即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粮食。学习,是学生最大的责任和义务。古语云。“书也,善读可以医愚”。我们在书中学到知识,可以提素质,明心智,辨是非。学习让我们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小童渐渐成长为一个知书达理的文明学生。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是伴随着我们一生的事情。劳动,是我们创造一切的源泉。我们从小就懂得“劳动光荣,懒惰可耻”的道理。不劳则无获,劳动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是锻炼身体、愉悦身心的一种最环保的方式。爱国,更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荣耀。我们伟大的祖国,五千多年的历史创造了多少灿烂辉煌,无论在这个过程中她经历了怎样的沧桑,她始终都用博大的胸怀滋养着我们,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爱自己的祖国呢。爱国是一种情怀,勤俭节约更是一种美德。每个人都有义务把节约当作责任、形成习惯。节约可以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不能浪费:离开教室时,留心一下,教室的灯关了没有;洗餐具和抹布时,提醒一下身边的同学,把水龙头开得小一些;临走时检查一下,水龙头是否拧紧了。节约粮食,不挑食,不剩饭菜,吃多少就盛多少,盛多少就吃多少。节约无小事,人人应重视。我们应该积极行动起来,真正投入到“三爱三节”教育活动中去,理解“三爱三节”的教育意义,明白“三爱三节”对我们的重要性,相信我校师生会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今后的工作学习当中,以实际行动来回报习总书记对我们的关心与爱护。谢谢大家。第二篇:三节三爱演讲稿人们常说爱祖国,爱学习,爱劳动。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粮食,然而真正做到的有多少人呢。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我们又迎来了崭新的一天.如今有一种风气风行全国,有一种理念深入第1页共7页人心,“三节三爱”已成为一个惹人注目的信息,学校到处张贴“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节水,节电,节约粮食”的条形标语,我总是驻足观望,细心读来,每次读它都有新的感悟,它所提到的无疑是一种正能量,一种向上的能量,交给我们正确的人生观,荣辱观,同学们都应该带着它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勤以修身,俭以养德,节约为美,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习,是我们学生最大的责任和义务,学习是同本之举,是源头活水,庄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知识是力量,学习改变命运,爱学习我们才能在知识的海洋徜徉,才能能为自信,自强,自立的一代青年.我们的祖先也有一句名言:劳动最光荣。我们现在的劳动无非就是帮父母扫扫地,擦擦桌子,在学校里整整桌椅,其实就是一件小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很多的善小都能使他人收益匪浅.爱国是一种光荣,自始至终我们都为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我们的祖国有5000年文明历史,有960万平方公里.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我们,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积极维护祖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祖国的领土寸土不能丢,不能被分裂侵占;要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创造更加辉煌的民族文化而尽心尽力.“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这是历史上的有识之士从家族兴衰、社稷兴亡、朝代更替的无数经验教训中得到的一条深刻警示.近日党中央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就是从这一警示中作出的一个事关国家长远发展和民族兴衰的战略举措.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民族世代相传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这个民族百折不饶、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节约这种美德为世代中国人所崇尚.早在春秋时期,俭朴就作为一种公德,为智者仁人所大力倡导.《论语》中就有“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其中“俭”就是节俭.意思是孔子具有包括节俭在内的五种品德,所以能赢得人们的信任.墨子也极力主张要在衣、食、住、行、丧葬等方面“制为节用之法”.“节约”符合“天德”.奢侈浪费就是“亏夺人衣食之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