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1.能积极参与音乐听赏活动,能分辨哈萨克族、蒙古族、傣族的特色乐器及其音色。2.能积极探究冬不拉、马头琴、葫芦丝三种乐器的生产与其民族的生活、地理环境和文化的密切的联系。教学内容让学生初步了解少数民族音乐,感受与鉴赏少数民族常用的乐器演奏的优美音乐,培养学生理解、尊重、热爱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观、价值观,本单元介绍的七首乐曲分别由哈萨克族、蒙古族、藏族、壮族、彝族、傣族、苗族等少数民族最常用的乐器演奏,都很有代表性、典型性。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探究冬不拉,马头琴、葫芦丝与其其民族的生活、地理环境和文化的密切的联系。教学准备配套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五十六个民族的人民,都相亲相爱,爱我中华!(听赏《爱我中华》)1.游戏竞赛(1)看民族,认民族课件出示一组民族服饰的图片。学生分成三组,认出其中的民族。(2)看图片,认民族乐器(课件出示三张民族乐器图片)三组学生分别为哈萨克族、蒙古族、傣族中的一个民族选一件乐器2.提出问题师:刚才,同学们分别为三个民族选择了相应的乐器。为什么你们觉得这件乐器就属于这个民族呢?这些民族乐器跟这个民族的什么地方有密切联系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些少数民族自己特有的乐器。让我们在民族音乐的海洋里摘取几朵民乐奇葩吧!出示课题《民乐奇葩》二、新课教学1.哈萨克族——冬不拉(1)相关文化介绍新疆历史悠久,这里有神奇的沙漠景观,迷人的草原风光,挺拔俏丽的天山雪峰,也有酷热难耐的火焰山,各种资源十分丰富。那么同学们都知道那些有关新疆的知识,千佛洞,楼兰遗址、白杨沟、哈纳斯湖的水怪时隐时现,让人浮想联翩。传统名产有:地毯、葡萄干、哈密瓜、库尔勒香梨、中药材雪莲花。新疆位于中国的西北部,是中国最大的省区,这里和中国其他省区有很大的区别,一是时差,这里的日出时间要比其他地区晚两个小时,)山区温差会更大一些,所有才有“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一说法;(2)认识冬不拉a.观察:引导学生观察冬不拉的形状,了解其构造。b.听赏:听赏冬不拉独奏曲《白骆驼》,感受其情绪和音色。3.蒙古族——马头琴(1)介绍相关文化讲述马头琴来历的故事从前,草原上有一个叫苏和的牧民,和一匹聪明的白马相依为命,形影不离。一天,白马突然病死了,苏和非常难过,总盼着白马能再回来。一天晚上,他梦见白马回来了,对他说:“你不是在想我吗?那就用我的骨、筋、尾做把琴吧!这样我们就可以天天在一起了。”第二天,苏和按梦里说的做了一把琴,并在琴杆顶部精心刻上白马的头。琴声和白马的叫声一样亲切、动听,后来人们便给这琴起了个好听的名字———马头琴。(2)认识马头琴a.观察马头琴的形状,了解其构造分为琴头、琴弓、琴杆、琴箱、琴弦五个部分。b.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