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上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小学科学◆课程类型:小学科学必修◆学习材料:大象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五年级上册科学》◆授课时间:19课时◆授课教师:孙颖颖◆授课对象:小学五年级学生【课程总目标】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课程内容】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国家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采用大象出版社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课程内容进行学习,其课程内容包括:【内容标准与学习安排】第一单元从太阳到无限宇宙(3课时)内容标准:1本节课学生通过合作、交流,使学生了解宇宙知识。通过多种方式,制作宇宙模型。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习重点:动手制作心目中的宇宙。学习难点:通过交流进一步了解宇宙,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学习安排:课时1:《制作宇宙模型》用画图、做模型方式制作出想象中的宇宙课时2:讲授相关的宇宙知识课时3:《修改模型》并拓展教材知识内容第二单元时间的脚步(5课时)内容标准:会查阅、搜集、整理有关资料。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究结果;保持和发展想要了解的世界、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与于探究与发展对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学习重点:搜集关于钟表的资料,并进行表达交流。学习难点:统计、整理、比较有关钟表的资料,并说明原理。学习安排:课时4:《精确的时间步伐》,介绍原子钟的历史,选择感兴趣的钟表进行研课时5:探究《钟摆的秘密》课时6:做实验《小水钟》课时7:做出简单记录时间的钟表,并进行比拼,介绍相关知识课时8:回顾与反思第三组热能考察之旅(4课时)内容标准:热能是我们人类生活中必需的能量之一。在教学时我们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教学资源及学生自己已有的知识,来帮助外星系的朋友“友友”完成这次地球上热能的考察任务。并且知道我们人类与热能的密切关系。学习重点:了解热能,以及热能与人类的关系。学习难点:拓展思维,利用热能知识服务人类生活。学习安排:2课时9:寻找生活中的热能课时10:动手实验,探寻体积变化之谜课时11:根据学到的知识,设计冬暖夏凉的房子课时12:总结前面的知识点第四单元生命的旅程(三课时)内容标准:本节采用图解的形式,明确告诉学生“我”是从哪儿来的。以此给学生建立一个科学的、正确的生命观。生命世界对每一个学生都有着神秘感,对此,他们有很多问题想要解决。“我从哪里来”就是学生常常问到的一个问题。告诉学生生命科学的常识。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珍爱生命、敬爱父母、悦纳自己、为自己的成长感到高兴等多层面的教育。学习重点:1、学会如何搜集、整理、运用资料了解孕育生命的过程。2、让学生感受生命的来之不易,通过体验妈妈的辛苦,感悟亲情学习安排:课时17:了解《我从哪里来》课时18:通过测量,感受《我们在成长》课时19:记录《生命的周期》第五单元地球在变脸(四课时)内容标准:通过科学学习,知道与科学知识有关的生活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小组的交流合作能力。学习重点:认识地球形状及地球内部的构造学习难点:制作地球学习安排:课时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