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恩难忘》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认生字13个,学写10个,在阅读中理解和积累词语“娓娓动听、身临其境、戛然而止、引人入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以及俗语“无心插柳柳成荫”等。2、在自读课文时,引导学生练习画出自己的问题,并学做批注笔记。3、学习课文,理解“师恩”一词,使学生了解启蒙老师田老师对作者的巨大影响——使他成功地走上了文学之路,感受作者对老师的理解、敬佩和感激之情。4、仿照田老师编故事学语文的方法,引导学生给古诗编故事,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学习语文。5.学写摘录笔记。二、教学重点:1、在自读课文时,引导学生练习画出自己的问题,并学做批注笔记。2、学写摘录笔记。、三、教学难点:1、学习课文,理解“师恩”一词,使学生了解启蒙老师田老师对作者的巨大影响——使他成功地走上了文学之路,感受作者对老师的理解、敬佩和感激之情。四、课前准备:插图、刘绍棠的资料卡片、孔子的资料卡片、提前设定的问题五、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学认生字13个,学写10个,在阅读中理解和积累生词,如娓娓动听、身临其境戛然而止、引人入胜等。2、在自读课文时,引导学生练习画出自己的问题,并学做批注笔记。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二、课前准备插图、刘绍棠的资料卡片、孔子的资料卡片、三、教学过程(一)、预习课文要求。1.自读课文,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2.了解课文大意,在自己不懂的地方做上标记,试着寻找答案。(二)、解题导入1.板题。学生齐读课题。2.师问:“师恩”是指什么?(指名说)生1:师是指老师,恩是指恩情,师恩是指老师的恩情。生2:师恩是老师对我的关心和爱护。生3:师恩是指老师对我的教育。3、让作者难以忘记的老师是谁?4、田老师到底对刘绍棠有什么恩情呢?“师恩”这个词是不是还有其他更深的含义呢?同学们只有仔细地读课文,才能体会到。(三)、初读课文1、范读课文。2、同桌开火车读课文,读的同学认真读,听的同学竖起耳朵听,在同桌读错的地方打一个勾。▲提醒学生课文共有十二段。其中小诗的内容属于第四段。3、请同桌互相纠正错误,把正确的字音读3遍。限时1分钟。4、师重点指导个别字的读音。(叨、戛、畔)5、检查生字。(老师真高兴看到你们这么努力地改正错误,我们一定要牢记“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对于会写的字:一个字拼两遍,师板书拼音;结构;跟老师一起按笔顺写;按部首查字法查什么部;按音序查字法查哪个大写字母;组词:课本内的生词,接着学生自主扩词2~3个。对于会认的字:给学生5分钟自学,注意结构和部件。师生一起组词。6、检查预习。(1)请男同学读P2金钥匙的内容。(2)四个人一组交流,解决自己在读书中不懂的地方。(3)全班一起交流,把问题所在的语句多读几遍,联系上下文理解。学习做批注,在已解答的问题旁做记号或写简短的答案。(孔夫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讲“仁义”、“礼节”,被子历代统治者尊奉为至圣先师。传说孔子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艺的有72人。他的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过去历代学堂学子入学都有要对孔子顶礼膜拜。“夫子”是他的学生对他的尊称,后来人们普遍称老师为“夫子”他的学生把他的言论收集起来,编成《论语》一书。)(戛然而止:突然停止。身临其境:亲自到了那个境地。娓娓动听:形容善于讲话,使人爱听。引人入胜:吸引人进入美妙的境界。现在多形容山水风景或文艺作品美妙动人,很吸引人。)(四)、再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1、学生默读课文。2、课文哪几段是讲田老师怎样上课的?3、以田老师怎能样上课为主体,全文可以分为几个大段。第一部分(1~3)讲“我”到邻近的一所小学读书。第二部分(4~9)讲田老师在讲课文时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4年都是如此。第三部分(10~12)讲“我”不忘老师的教育之恩。4、说一说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田老师以讲故事的方式教授孩子学习古典诗词、培养孩子成长。5、观察插图,找一找课文中哪句话概括了插图的意思?(五)课堂小结同学们,今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