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路长制”管理工作实施方案为全面提升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意识,降低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发生率,提高人为交通事故防范能力,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开展“路长制”管理工作。现结合我镇实际,制订本实施方案。一、工作目标(一)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工作进一步深化完善,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二)全镇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增幅下降,有效遏制重大道路交通事故,杜绝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较大交通事故;(三)交通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安全隐患得到有效治理;(四)不发生因管理不力而造成严重交通堵塞;不发生因交通事故造成堵路、堵桥、闹事、械斗、哄抢等涉车涉路的群体性事件;(五)明确路长制工作任务,夯实管理责任,健全长效机制,实行“一路一档、一路一长、一路一专班”措施,全面落实“路长制”,不断夯实农村道路治理,使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出行、通畅有序。二、“路长制”设置和职责(一)“路长”设置以村为单位安排落实“一路一档、一路一长、一路一专班”的路长制,镇委书记为乡镇道路“总路长”,结合领导联系村情况和辖区道路分布情况,确定全镇所有道路的“路长”。镇党政班子成员担任辖区乡道路长;村、组干部担任所辖区域村级道路路长。(二)“路长”职责1、建立一路一工作专班,协调部门履职;2、定期检查责任路段,及时收集上报信息;3、及时排查安全隐患,整改落实到位;4、加强道路安全宣传、劝阻交通违法、做好安全防护工作;4、研究解决问题,督促农村道路管理各项工作任务落实。三、实施措施(一)建立组织机构。镇政府成立农村道路安全管理路长制工作领导小组,镇委书记任组长,镇长为常务副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派出所、镇综治办、交安办、交通办、旅游办、中心学校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镇交安办,负责全镇农村道路“路长制”日常管理工作。各村组建工作专班,摸清道路数量,合理设置“路长”,制订工作制度。(二)建立“路长制”包保体系。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无缝覆盖原则,建立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责任包保体系。乡镇领导包乡村道;村组干部包路段、包车辆、包驾驶人;公安部门以中队为单位包主干道、包客运车辆;交通公路部门包主干道管养。(三)细化“路长制”包保任务。1.乡镇:(1)每季度召开一次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开展一次交通安全督查;(2)将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工作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考核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评内容;(3)建立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责任包保台帐,包括乡镇干部包村、包路台帐,村干部包车辆、包驾驶人台帐,机动车及驾驶人基础信息台帐;(4)实行重点时段干部、劝导员上路值勤制度,遇重大节假日或大型活动等节庆日、冰雪、汛期天气,组织干部、劝导员在重点路段、桥梁执勤,疏导交通,特别是在春运、“五一”、“十一”等重要时期要制订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方案,组织乡镇干部、劝导员开展宣传教育和上路值勤等工作;(5)每年组织两次以上交通安全集中整治,查处非客运车辆载人、客运车超载,遏制“五小车辆”交通违法行为;(6)每年对辖区内道路进行一次集中模底排查,整治隐患路段,对市、区挂牌整治路段的整治合格率达100%;(7)协助处置重大交通事故现场和其他堵路堵桥事件,做好死人事故善后处理工作;(8)加强交通安全宣传,乡镇所在地要有固定宣传标语,在春运、“五一”、“十一”等重要时期要有临时性横幅标语。2.村(居)委会:(1)建立村组干部包路段、包车辆、包驾驶人台帐,详细记载车辆、驾驶人办牌办证、检审、保险、事故等情况;(2)设立交通安全宣传栏,设置固定交通安全宣传标语,春运、“五一”、“十一”等重要时期悬挂宣传横幅,加强对村(居)民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3)掌握所包车辆和驾驶人的安全行车情况,每月开展面对面的宣传教育,特别是教育驾驶人不得无证驾驶、酒后驾驶、超载、超速行驶、“五小车辆”违法载人,安全宣传教育到位率达到90%以上;(4)经常性开展村道危险路段排查治理,可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采取码砂袋、石头、打木桩等防范措施,做实农村公路生命防护工程;(5)在春运、“五一”、“十一”等重要时期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