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域综合整治情况总结全省“公路综合整治年”活动开展以来,我县按照省市综治办的安排部署,结合公路工作实际,围绕确保实现“硬件设施上档次、管理服务上水平、路域环境明显改善”的整治目标,以大力实施“四工程一建设”为总抓手,精心组织、科学安排,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全面提高了公路管理和服务水平,打造了畅、安、舒、美的公路通行环境。一是大力实施机制保障工程,形成齐抓共管良好氛围。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各司其职、协调推进”的工作机制,县政府成立以县长为组长,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公路综合整治年活动领导小组,制订印发实施方案,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县路域综合整治工作的组织、协调与指挥工作。严格落实责任,细化任务目标,建立问责机制,纳入绩效考核。县综治办坚持定期调度、现场办公、定期督查和情况通报制度,活动开展以来,共组织召开调度或现场会议13次,编发工作简报14期。加大公路综合整治宣传力度,认真做好信息报送工作,及时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通报路域综合整治进展情况。共发放明白纸5000余份,悬挂横幅30余条,出动宣传车40余台次,电视新闻宣传15次,报刊宣传24次。二是大力实施净化美化工程,全面优化路域环境。坚持“清、拆、分、挡、刷”五字工作方针,对公路“三堆”、“三占”、“四乱”、“五差”现象进行有效整治。同时,因势利导,将公路综合整治工作与全县小城镇建设、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加大206国道乡镇驻地的环境整治、222省道石材业户门前规范管理和334省道建筑红线控制区管理。特别是222省道街头段,在街头镇党委政府、沿线业户的支持配合下,落实“门前三包”协议,1将责任细化到沿线各企事业单位、经营业户,推动治理工作顺利开展,粉尘乱飞、石材乱堆的现象得到有效治理。全县共拆除违章建筑和破旧废弃建筑21547立方米,清理建材、“三堆”28778立方米,临街建筑物立面粉刷11万平方米,粉第1页共3页刷墙体宣传口号180条2000余字,清除非公路标志1391块,新建村庄垃圾池8个,埋设示警桩2137根。三是大力实施绿化提升工程,打造生态宜人通行环境。抓住春季、雨季绿化时机,在公路两侧大手笔造绿。334省道五莲东段绿化依据沿线公路地形地貌,采用多种绿化方案,注重颜色搭配,形成层次分明的立体绿化模式,达到“人在车中坐,车在画中行”的绿化美化效果。222省道XX县区段绿化工程,建立模拟自然群落、融入沿路环境的生态绿化模式,实现“乔、灌、花、草”结合的立体化新景观。加强重点路段绿化,投资60余万元,对334省道三关段实施绿化,扶芳藤与红叶石楠相间分布,绿化面积5000余平方米。加强穿村镇路段治理,对206国道汉王村、222省道牛家官庄、334省道西段水峪、门楼等路段,进行绿化遮挡。共栽植雪松、黑松、木槿、紫叶李、蜀桧、龙柏等乔木30.6万棵,栽植冬青、紫荆、金叶女贞、黄杨、红叶小檗、红叶石楠、扶芳藤等灌木绿篱80余万棵,栽植马尼拉草皮2.1万平方米、月季花2万余株、德国鸢尾24万棵。四是大力实施安全畅通工程,建设平安和谐大道。加强预防性养护,通过挖补、灌缝、封层、罩面等方式,及时清除路面病害。大力实施路宅分家、路田分家和平交道口硬化,及时修复更换破损的桥梁标志、泄水槽等公路附属设施。对所辖路段桩号进行修改,对百米桩、里程碑进行埋设。实施安保工程,对坊子桥进行了加固改造,及时增设、更换公路交通标志,确保群众安全出行。共完成抹油灌缝20060米,修补坑槽面层24062平方米、2基层5126平方米,完成路面封层、罩面101.3万平方米,清理石砌明沟21962米,维修路缘石4100米,修补泄水槽2678米,硬化平交道口3000平方米,维修、石砌花坛6153米,整理路肩252公里,埋设百米桩1116块、公里碑124块,增设、更换交通或人文景观标志52个。五是大力实施内业规范化建设,实现精准细严工作目标。高度重视内业资料搜集整理工作,严把复核、审核、验收三道关口,综合利用文字、图片、声像资料,突出完整性、逻辑性、第2页共3页关联性和美观性,确保实现“精、准、细、严”工作目标。现养护、路政内业资料收集工作已全部完成,并按照评分标准与要求分类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