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活动:落下来扬中市新坝镇中心幼儿园王美娟活动目标:1.观察、比较物体下落时的现象,对物体的下落现象感兴趣。2.尝试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观察到的现象。3.乐意参与科学探索活动。活动准备:1.第一次操作所需的材料:纸杯、纸盘、泡沫积木、树叶、羽毛、羽毛球、丝巾、绳子、乒乓球、塑料袋、电光纸等,数量之和多于幼儿人数。2.第二次操作所需的材料同上,每人增加一份记录纸和笔。3.第三次操作所需的材料:同样大小、颜色的手工纸每人一张。活动过程:一、兴趣导入,放飞气球。二、观察一种物体的下落现象并清楚表达1.提出任务。玩过这些东西后,你们发现他们落下来的时候是怎样的,用完整的语言来表达。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3.交流与小结。(1)幼儿交流。(2)教师小结:原来下落时的状态可能会因为物体的大小、质地、轻重不同,落下来的样子也不一样。三、观察、比较两种物体下落现象的不同,用记录方式表达观察到的现象。1.提出任务。选择两样不同的物体,让它们从同一高度同时落下,观察它们的不同,并记录下来。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当幼儿有了自己的发现时提醒他们记录下来。3.交流与小结。(1)幼儿交流自己的记录。提问:你用了那两样东西?落下来的时候你有什么发现?(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记录进行描述)(2)教师小结:通过我们的观察、比较、记录,知道了物体落下来时有许多不同状态。四、探索让同样的纸出现不同的下落状态1.提出任务。一张同样的手工纸,有什么方法使它下落的速度和我的不一样。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师幼互动交流。教师小结:原来,我们通过折、卷、用力气可以让两张相同的纸下落状态不一样。五、结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