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初一学科:数学课题:§3.1字母表示数课型:新授执笔:奚红明审核:初一年级组讲学时间教学目标1.知道现实情境中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形成初步符号感。2.会用字母表示一些简单问题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3.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感受从具体到抽象的归纳的思想方法。教学重点探索规律,用字母表示数来表示数量关系,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符号感的形成。教学难点探索规律,用字母表示数来表示数量关系,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符号感的形成。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方式学生活动方式一预习展示二合作探究1、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用符号、图标来传递某种信息,表示某种具体的意义。你认识这些图标吗你觉得人们为什么要使用这些图标吗?2、字母可以用来表示数的运算定律.加法运算律:交换律,结合律.乘法运算律: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3、字母可以用来计算一些图形的面积.bhaaabhaS=S=S=S=4、小亮跑步的速度是a米/秒,是小莉跑步速度的3倍,请用代数式表示,小莉跑步的速度是_______米/秒.一、探索、猜想与尝试:1.为了测试一种皮球的弹跳高度与下落高度之间的关系,通过试验,得到下列一组数据(单位:厘米)下落高度405080100150200b弹跳高度20254050教师检查教师给予必要的引导教师指导学生思考口答。学生尝试总结。。学生讨论后作答。1三问题置疑分层训练2、尝试应用用同样大小的小正方形纸片,按照规定的方式拼大正方形。1、按照如此操作:图(4)、(5)、(9)、(10)各有多少个小正方形?2、思考:图(2)比图(1)多几个小正方形?图(3)比图(2)呢?图(4)比图(3)呢?图(5)比图(4)呢?图(10)比图(9)呢?与同学交流!3、探索:你认为”每一个图形比它前面的一个图形所多的小正方形个数“有没有规律?有什么规律?如何表示这个规律?二、例题探究1、如图,搭一条、两条、三条、四条金鱼各用几根火柴棒?20条呢?n条呢?A:1.小明今年n岁,小明比小丽大3岁,小丽今年____岁。2.小丽5h走了Skm,那么她的平均速度____km/h。3.一件羊毛衫标价a元,若按标价的8折出售,则这件羊毛衫的售价是___元。4.如果某广场四个角铺了四分之一圆的草地面积,若圆的半径为rm,则共有草地()平方米。A.πr2B.2πr2C.4πr2D.πr2B:5、已知一个两位数的个位数字是,十位数是,那么这个两位数如何表示?C:6、将一张足够大的正方形纸片进行如下操作:第一次将它剪成4张小正方形纸片;第二次将其中1张正方形纸片再剪成4张正方形纸片;第三次再将其中1张正方形纸片剪成4张……如此操作下去,经过n次操作可得到多少张纸片?教师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思考后回答。学生完成。2五当堂反馈1.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______;乘法交换律:________;分配律:_________.2.用字母表示三个连续整数:____________________.3.一位同学的第二的测验评价比第一次的进步了10分,若他第二次的评价为a分,那么他第一次的评价为______分.4.某学校的学生共有x人,其中男生占52%,则男生人数为_______,女生人数为______.5.若a表示三角形的底边的长,h表示三角形的高,则三角形的面积表示为_______.6.用y表示一个非0的数,那么它的倒数表示为_____,相反数表示为______.7.一个三位数,它的个位上的数字为x,十位上的数字为y,百位上的数字为z,那么这个三位数可表示为________.8.某次考试,初一(1)班有a个同学,平均评价为x,初一(2)班有b个同学,平均评价为y,那么这两个班的平均评价为___________.9.有一列数字:1,2,3,5,8,13,21,,…,n,n+1,…,请认真研究这列数字的特点,然后请你表示出n+1后面的一个数为________.10.观察下列表格,并回答问题:日一二三四五六abxcd请你把a,b,c,d分别用x表示出来:a=____,b=____,c=____,d=_____.11.用火柴棒按下图的方式搭三角形:照这样搭下去,搭n个这样的三角形要用____________根火柴棒?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