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地下森林断想VIP免费

地下森林断想_第1页
1/2
地下森林断想_第2页
2/2
蒙城八中九年级语文导学案白君军课题:11《地下森林断想》学习目标:1.积累词语,掌握“瘠薄、沉湎、孱弱、遮天蔽日、浩瀚无垠、山崩地裂”等词语的语义并学会运用。2.品味本文充满激情、生动形象的语言。在写作中借鉴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3.学习咏物抒情的艺术表现手法,逐步培养学生的散文鉴赏能力。4.体会作品引出的深刻哲理,并把它内化为自己心中的理想、信念、精神力量。学法指导:1、本文语言优美、激情洋溢,“地下森林”的形象鲜明而感人,反复诵读,在读中感味。2、找出优美语句自由赏析点评,以评促学,还可以仿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课前预习。1、作者简介:张抗抗,1950年生,浙江杭州人。1969年到黑龙江一国营农场当农工,在那里生活了8年。1972年开始发表多篇小说,后来成为专业作家。1988年英国剑桥大学国际名人传记中将其收入“世界名人录”。2、背景资料:本文写于80年代初,正是“文革”结束不久,我们国家刚刚经历过一场巨大的浩劫,人们既回首往事痛心疾首,又对未来充满希望,所以敏感的作家们带着这样的心态观察社会与自然现象,都会自然而然地将所感所悟与社会生活和社会心理大背景结合起来。从这意义上说,本文正体现了一种时代精神。历经浩劫而大难不死,重获新生而百业待兴,这种社会变迁与本文中的地下森林的历史和现状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文学总是仿拟现实,本文对“文革”后的社会现实就有很大的仿拟性。例如作者说:“大自然每一次剧烈的运动,总要破坏和毁灭一些什么,但也总有一些顽强的生命,不会屈服,绝不屈服啊!”说的是大自然现象,但让人联想到我们中华民族经历浩劫,损伤了肌体,却保留和锻炼了灵魂和精神。3、给加点字注音。浩瀚无垠()郁郁葱葱()万籁俱寂()袅袅()镜泊湖()瘠薄()愤懑()孱弱()簌簌()4、学生自由朗读,注意体会作者的感情及其变化。阅读要求:①请谈一谈文章留给你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②摘录一句你最欣赏的文句,并说说为什么摘选它。③针对这篇文章,谈谈你领悟到的深刻哲理。5、理清文章思路。第一部分(~段):点明地下森林的特点——奇特,表达作者的感受——惊讶。第二部分(~段):描写地下森林形成的历史,突出其艰辛的特点。第一层(~段):写火山爆发。地貌面日全非,所有生命毁于—旦。第二层(~段):这部分极写环境的恶劣和地下森林生长的艰辛。第三部分(~段):描写亲眼所见地下森林的状貌。表达作者景仰之情。并揭示悟出的深刻哲理。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学生自由诵读,并勾画关键词句,归纳地下森林经历了怎样的历史过程。2、地下森林在其形成历史过程中受到了哪些煎熬与不公,又得到了哪些帮助?3、文章所写的“地下森林”的特点和品质是什么?请结合文章的具体语句谈一谈。4、地下森林的形象很美,文章通过这一景观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学习这篇文章后,你受到了什么启发?6、品赏文章精美的语言。课文的语言很美,究竟美在哪里?请同学们用你的慧眼去发现,用你的心灵去感悟,用你的语言来描述,用你的感情去体验,并用……这句话很美,美在……的句式作简要的分析。8、学生品味这些句子,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背诵、仿写。四、课堂小结树以各种不同的聚集形式一直与人类为伴,或街树,小林地,甚至森林,它们自始就会说话,树叶沙沙,风儿传情。森林是一个记忆库,储存了生命周围的资料。这些记忆告诉我们大自然与人类所发展出的关系,告诉我们关于这片土地的先灵故事,他们的智慧与错误。树会说话,只要以心灵倾听。造访森林吧!来趟与树的心灵对话,将树健美的精神带回家。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地下森林断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