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高中历史7.3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同步训练人民版必修2(时间:25分钟分值:30分)A组(基础题)1.下图中的场景是在哪位领导人改革时出现的()。A.斯大林B.赫鲁晓夫C.勃列日涅夫D.戈尔巴乔夫解析赫鲁晓夫将大规模垦荒作为改革的重要措施大力推行。答案B2“.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这“”里跨进了新时代的主要含义是()。A.改变了苏联农业水平落后的局面B.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C.促进了苏联重工业的发展D.冲击了斯大林模式解析材料涉及对赫鲁晓夫改革的评价问题。赫鲁晓夫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给苏联社会带来了一些生机,但并没有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也没有改变苏联农业落后的状况,以失败告终。答案D3.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勃列日涅夫政府基本上只是试图作表面的改革,而不考虑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勃列日涅夫开创了苏联改革的先河B.勃列日涅夫把改革限制在政治方面C.勃列日涅夫不打算触动斯大林模式D.勃列日涅夫首次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解析根据材料不考虑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可以看出勃列日涅夫并不打算触动原有体制。答案C4.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接近国民生产总值的40%。从长远来看,这一现象对苏联社会发展产生的最大影响是()。A.人民生活水平提高B.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C.科技水平大大提高D.民用工业迅速发展解析材料显示苏联军事工业在整个经济中的地位,以及苏联对军事工业投资情况,这表明苏联军事工业背后的重工业的强大和轻工业与农业的落后。答案B5.与赫鲁晓夫改革相比,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突出特点是()。A.打开了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B.以农业作为改革的突破口C“”“”.提出民主化和公开性D.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自主权解析赫鲁晓夫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而戈尔巴乔夫改革从经济开始、“以政治为重点,对政治、经济进行了根本性的改革,政治上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答案CB组(能力题)6.1957年,赫鲁晓夫提出几年内在人均畜产品产量方面赶上美国。1961“年他又声称20年”内苏联将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由此得出的结论不包括()。A.赫鲁晓夫缺乏实事求是的作风B.在经济建设上急于冒进C.提出的目标不切合实际D.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解析由材料中几年内在人均畜产品产量方面赶上美国20年内苏联将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社会可知A、B、C三项结论正确。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故选D项。答案D7“.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勃列日涅夫政府基本上只是试图作表面的改革,而”不考虑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A.没有根本改变计划经济体制B.重点在农业方面C“”.实施了加速发展战略D.实行轻重工业均衡发展战略解析材料中信息说明勃列日涅夫改革只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局部调整,没有进行根本性的变革,故A正确。其他三项与材料无关。答案A8.导致戈尔巴乔夫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的直接原因是()。A.苏联政治危机加剧B.国际形势日趋紧张C.各共和国要求分离D.经济改革陷入困境解析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效果不佳,经济继续滑坡,他认为现行政治体制的阻碍是经济改革没有取得成效的主要原因,所以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答案D9.某论文把推行高度的民族自治、放弃一党制、列宁塑像被推倒、实行私有化等作为重要证据。该论文的主题最可能是()。A.新经济政策的推行B.苏联的解体C.赫鲁晓夫与他的秘密报告D.戈尔巴乔夫改革开始解析本题考查苏联的解体。根据题干信息综合分析,故选B项。A“项不包括高度的”民族自治、放弃一党制,C“”项不包括放弃一党制、列宁塑像被推倒,题干属于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但是不是改革开始。答案B10“.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道:20世纪80年代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可以说与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总统的新政是很相似的。两者的相似之处有()。①在经济、社会危机的背景下实施②把计划指导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