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电话》教学设计十里店小学邵玉萍【教材简析】《打电话》是一段惹人发笑、发人深省的相声,它讽刺了一个在公用电话亭打电话,缺乏公共道德的年轻人,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小事,结果被这个人东拉西扯,说了两个多小时,既误了自己的事,又耽误了别人的时间。这段相声采用夸张的手法,对那些时间观念不强、说话啰里啰唆、废话连篇、缺乏公共道德的人给予了辛辣绝妙的讽刺。选编这段相声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相声语言的精妙和幽默,了解相声这种特殊的语言表演艺术。在读中感悟到,打电话与人交流要言简意赅,这样不仅节省时间,也是对别人的尊重。【设计理念】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相声这门独特的语言艺术正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好教材。本案重在创设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思考相声给人的启迪,体会相声的语言表达特点,并在分角色朗读、编演相声中丰富语言积累,培养兴趣。【教学目标】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浏览的阅读方法。2、通读课文,体会故事中的人说话啰嗦的特点,明白简洁明快地说话的重要性。3、了解相声是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语言表演艺术,能对相声感兴趣。【教学重点】在笑声中得到启迪,说话不仅要把话说明白,还要说得简练得体。【教学难点】了解相声语言表达特点。【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1、幻灯出示两组成语啰啰嗦嗦废话连篇拐弯抹角婆婆妈妈寡淡无味简明扼要字斟句酌直截了当言简意赅风趣幽默师:读了这两组成语,你发现了什么?(关于语言表达,第二行更有魅力)2、今天我们学习《打电话》一课,再次感受语言的独特魅力。(板书课题)二、交流预习,了解相声1、通过预习,你们发现这篇课文在行文上与其它课文有什么不同之处?2、借助资料,学生介绍相声。3、课件出示相声介绍,共同了解相声的特点。三、浏览课文,捕捉文意1、浏览全文,想想这则相声说的是件什么事?浏览是怎样的一种读书方法?2、全班交流。(1)你发现那个字音比较难读,提醒同学们注意一下。呃耗子啰嗦嘚儿啷甭(会意字,能猜出它的意思吗)(2)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件什么事?三、批注体会,感受幽默1、正像同学们所说的,课文中打电话的这个人说话啰唆,废话连篇,你从哪儿感受到他的啰唆?请先浏览课文找找依据,说说你的理由。课件:1、故事里的那个人说话的特点是什么?2、这个相声对你的启发是什么?2、学生自主学习。3、集体交流:(这样的例子课文中比比皆是,只要学生能找到并说明理由均可。)例如:⑴你贵姓呀?哦,老胡呀。呃,不是老胡?老张呀。哎呀,我没听……呃,不是老张,是老刘呀。呃,不是老刘。是耗子呀。……⑵甲:不知道你猜猜。猜不着?猜不着使劲猜。呃,猜不着我告诉你。我姓啰,我叫啰嗦。乙:是够啰嗦的。甲:对,是我,我找小王讲话,我的未婚妻,她是女的呀。乙:废话,可不是女的嘛。⑶甲:我正找你呢。今天晚上有什么事吗?学习吗?不学习呀。开会吗?不开会。乙:废话。甲:讨论吗?不讨论。乙:人家没事。甲:太好了。我请你听戏好不好?票都买好了。长安大戏院,楼下十排三号五号,咱俩挨着。票价八毛一张的,我买了两张,一块六,我给了他五块,他找了我三块四。乙:他在这报账呢!⑷长安大戏院,从你家出来,坐六路公共汽车,往前坐三站,车上有座你就坐着,人多你就站着。……小结:作者在这里极尽夸张之能,把一个啰嗦者说话啰唆、废话连篇表现得淋漓尽致。所以把他取名为啰唆,真是名副其实,让人不由得发笑。4、想像:听电话的小王会有什么感觉?假如你是旁边准备打电话的人,你会怎么样?师小结:所以到最后不但浪费了自己和他人的时间,还耽误了事情。5、通过学习相声《打电话》,你受到了什么样的启迪?(说话太啰唆不但浪费自己和他人的时间,还会耽误事情,我们平时说话不仅要把话说明白、得体,还要说得简练才行。)四、了解特点,学习表演1、学了这个相声,你现在觉得相声的语言有什么特点?(通俗易懂、贴近生活、风趣幽默、极其夸张,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