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农业办工作总结报告一、重点工作完成情况1、粮食生产情况今年我县冬小麦收获面积32万亩,平均单产514.2公斤,比去年亩增产36.2公斤,总产16.4544万吨。小麦高产创建示范方亩产617.1公斤,核心区亩产达650公斤。玉米种植面积22万亩,单产635公斤,比去年亩增25公斤,总产12.7万吨。高产创建示范方亩产727.2公斤,核心区亩产达750.8公斤。实现粮食生产“十连增”,为全县粮食生产安全做出了贡献。2、棉麦双丰高效工程棉麦“双丰”工程是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后吨粮市”建设一项重要工程,棉麦间套模式是一项较为成熟的增效技术,20XX年,我县推广棉麦间套种植3万亩,比纯棉花地多收一季小麦,纯收益800元。今年棉麦双丰高产工程,重点打造了8个棉麦双丰高效工程示范方,分别是商城镇何横城村,商城镇军庄村,商城镇中郎堡村,成安工业区林里堡村,漳河店镇洛町村,北乡义乡河中村,道东堡乡大堤西村,道东堡乡河町村等。成立了棉麦双丰工程技术指导小组,各小组成员深入农业生产一线,面对面、手把手为农民开展技术服务。实行“统一品种、统一整地播种、统一肥水管理、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机械收获”的技术服务。通过棉麦“双丰”高效种植,实现粮食增产、棉田增效、农民增收。3、蔬菜产业xx县被列为xx市市级蔬菜示xx县、近郊蔬菜基地和580个蔬菜产业重点县之一,20XX年蔬菜播种面积15万亩,蔬菜占地面积8.2万亩,设施蔬菜播种面积7万亩,全县蔬菜年总产量55.7万吨,蔬菜总产值15.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9%,农民人均蔬菜收入1700元。建成蔬菜示范园10个,其中国家农业部蔬菜标准园1个,省蔬菜标准园5个,建成蔬菜生产基地11个,分布全县53个村。已成立蔬菜专业合作社14家,其中9家注册了商标,建立蔬菜质量检测点6个,已取得有机农产品认证1个、绿色食品第1页共4页认证30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5个。蔬菜特色种植优势明显,己经形成了草莓、白灵菇等特色产业,草莓采摘与休闲农业己成为成安蔬菜园区一道亮丽风景线。亩效益在10万元以上;白灵菇、双孢菇、香菇、平菇等食用菌栽培面积100万平方米,投料一万吨,年产量1000吨,年效益2800万元。4、生态家园富民工程今年我县新增户用沼气池1018户,户用沼气池存有量达2.5万户,约占总农户数的23.6%,积极发展农村联户供气,已建成大中型沼气工程1处,养殖小区与联户供气工程8处,新建农村沼气服务网点13个,全县沼气物业服务网点累计达到110个,累计推广沼肥无公害种植技术15万亩次。我县建立了安重村、东漳河村、沙河村、何横城村、南徐村等5个“养——沼——菜”一体化示范园,结合观光休闲采摘农业示范园建设,将沼气池建在温室内,引导农户大力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循环农业,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建设沼肥生态农业基地5万亩,达到节能减排,节本增效,增加农业经济效益,实现了改善民生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双赢,让农民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5、项目争跑情况今年共争取到项目9个,涉及资金2662.5万元。其中中央资金20XX万元,市财政资金30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及自筹资金338.5万元。20XX年xx县棉麦双丰工程项目,申请财政资金300万元,主要用于建设3万亩棉麦套种示范方;农业技术推广补贴项目,总投资90万元,用于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农业技术员培训和技术员下乡补贴;高产创建项目,总投资64万元,建立小麦、玉米、棉花万亩高产示范片4个;田间工程建设项目,总投资500万元,其中中央资金400万元,省市配套资金100万元;20XX年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项目,总投资300万元;20XX年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总投资31万元;20XX年阳光工程培训项目,总投资33万元。二、经常性工作完成情况1、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提高农业生产效益20XX年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达到农作物种植面积的第2页共4页62%,配方肥施用面积达到农作物种植面积的25%;采集化验分析土壤样品500个;布置粮棉大田作物3414肥效试验和校正试验各5个,棉花硼肥试验5个,建设10个百亩示范方,5个千亩示范方,1个万亩示范方。2、加大农业技术培训力度,提高农民整体技术水平。采用多种形式,使用通俗语言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一年来举办各类培训农民8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