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与政策(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1.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规范透明、稳健高效、开放包容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2.2014年6月23日,由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以每秒33.86千万亿次的浮点运算速度获得世界超算“三连冠”。这也是天河系列超级计算机第四次问鼎世界超算之巅。3.2014年6月22日,第三十八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并通过中国大运河项目和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跨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4.2014年9月28日至29日,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多民族是我国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发展的一大有利因素。5.2014年10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通报《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首次划定个人信息保护的范围,明确利用自媒体等转载网络信息行为的过错认定,以及如何对网络水军进行规制。6.2014年10月13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国历史上的国家治理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历史是人民创造的文明也是人民创造的。对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我们应该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思考。7.2014年10月17日,全国社会扶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习近平对扶贫开发工作作出重要批示。习近平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国将每年10月17日设立为“扶贫日”。8.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习近平就《决定(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9.2014年12月4日为国家宪法日。在首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10.2014年12月7日第九届全球孔子学院大会开幕式在福建厦门举行。被誉为“迄今为止中国出口的最好最妙的文化产品”——孔子学院,在全球123个国家设立465所学院和713个课堂,已然成为一张闪亮的中国名片。11.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标志着东、中线一期工程建设目标全面实现。12.2015年3月5日至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举行。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进出口增长6%左右,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能耗强度下降3.1%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继续减少。报告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铁腕治理”,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新举措。13.2014年8月28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埃博拉疫情应对路线图,旨在未来6到9个月内阻止埃博拉病毒在受疫情影响的国家传播以及防止其在国际扩散。14.2015年2月26日,第六十九届联合国大会召开全会,一致通过关于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决议。15.2015年3月12日,英国正式宣布,英国申请作为意向创始成员国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并向中国提交了确认函。亚投行已在亚洲区域内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支持,英国作为首个主要西方国家申请成为亚投行的创始成员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