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BDE课题:相似三角形的应用讲学稿(1)学习目的:运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计算不能直接测量的物体长度或高度。学习难点:如何在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相似三角形的模型,并灵活运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习过程:一、复习旧知:1、判断两个三角形相似有哪些方法?2、相似三角形有哪些性质?二、学习新知:例1:如图,池塘的宽度DE很难直接测量,小明想了这样的一个办法:在岸上找一点C,在测得CD=20,CE=30后,再把DC、EC分别延长至点A、B,使得AC=4,BC=6,然后测量AB=9。他认为有了以上的数据,就可以求出池塘的宽度DE。你认同小明的方法吗?请说明理由并把DE求出来。例2:为了测量旗杆的高度,现有长为1.6米的竹竿做测量工具,并在同一时刻测得旗杆的影长为6米,竹竿的影长为1.2米,请求出旗杆的高度。(提示:太阳光线是平行的)三、课堂练习:1ABCDEACB1、如图,要测量河岸相对的两点A、B间距离,沿河岸取C、D两点,使,,且A、C与E在同一直线上,若BC=60,CD=10,DE=17,求A、B间的距离。2、如图,身高为1.6米的某同学想测量一颗大树的高度,他沿着树影BA由B向A走去,当走到C点时,他的影子顶端正好与树影的顶端A重合,测得BC=3.2米,CA=0.8米,求树的高度。四、课后作业:《导学案》P—159:7、8五、课后拓展:如图是小强设计用手电来测量某古城墙高度的示意图,点P处放一水平的平面镜,光线从点A出发经平面镜反射后刚好射到古城墙CD的顶端C处,已知AB⊥BD,CD⊥BD,且测得AB=1.2米,BP=1.8米,PD=12米,求该古城墙的高度。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