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学年度余姚中学高一化学期中质量检测第一学期原子量:Na-23H-1C-12K-39Mg-24O-16Cl-35.5Ba-137Zn-65说明:1.本卷满分100分,测试时间90分钟。2.本卷分Ⅰ、Ⅱ两卷,Ⅰ卷20题选择题,满分为50分;Ⅱ卷5道简答题,满分为5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20分)1.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①根据酸分子中含有氢原子的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三元酸等②根据化合物在溶液中电离出离子的类别,将化合物分为酸、碱、盐③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④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A.①③B.②④C.①②④D.②③④2.下列转化不能由一步反应实现的是A.CaCO3→Ca(OH)2B.Cu→CuOC.CaO→CaCl2D.BaCl2→Ba(NO3)23.以NA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5.6g铁与足量的氯气充分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为0.2NAB.7.8gNa2O2溶于足量的水中转移电子数为0.1NAC.16gO2和O3的混和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D.标准状况下11.2L2H218O中含中子数为6NA4.下列结构示意图所代表的微粒属于阴离子的是A.B.C.D.5.有关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BaSO4的水溶液的导电性很差,BaSO4不是电解质B.CO2水溶液的能导电,CO2是电解质C.液态的铜导电性很好,铜是电解质D.NaCl液态时能导电,NaCl是电解质6.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B.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C.蒸发时,待蒸发皿中没有水了再停止加热D.称量氢氧化钠时,应在两托盘上放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烧杯,样品置于托盘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7.用玻棒蘸取新制氯水滴在pH试纸中部,观察到的现象是:8.下列有关物质聚集态的说法错误的是A.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B.固体、液体不易被压缩,气体易被压缩用心爱心专心12+11282+12+10C.影响物质聚集状态的外界因素主要是温度D.不同聚集状态的物质其内部微粒的运动方式及其微粒间的距离不同9.法国里昂的科学家最近发现一种只由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这种粒子称为“四中子”,也有人称之为“零号元素”。下列有关“四中子”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粒子不显电性B.该粒子质量数为4C.在周期表中与氢元素占同一位置D.该粒子质量比氢原子大10.某化学教师为“氯气与金属钠反应”设计了如下装置与操作以替代相关的课本实验。实验操作:先给钠预热,到钠熔融成圆球时,撤火,通入氯气,即可见钠着火燃烧,并产生大量白烟。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钠着火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B.反应生成的大量白烟是氯化钠晶体C.管中部塞一团浸有NaOH溶液的棉球是用于吸收过量的氯气D.根据管右端棉球颜色的变化可判断氯气是否被碱液完全吸收二、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30分)11.是重要的核工业原料,它的浓缩一直被国际社会关注,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核中含有92个中子B.原子核外有143个电子C.和互为同位素D.和为同一核素1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向含有CaCO3沉淀的水中通入CO2至沉淀恰好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NaHCO3饱和溶液,又有CaCO3沉淀生成B.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稀盐酸,生成的CO2与原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C.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生成的CO2体积相同D.向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CO2,有NaHCO3结晶析出13.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和粘土,这些物质按照不同的比例加以混和、压制,就可以制成铅笔芯。如果铅笔芯质量的一半是石墨,且用铅笔写一个字消耗铅笔芯的质量约为1mg。那么一个铅笔字含有的碳原子数约为A.2.5×l019B.2.5×l022C.5×l019D.5×l02214.与100mL0.1mol/L(NH4)2SO4溶液中NH4+离子浓度相同的是A.10mL1mol/L(NH4)2SO4溶液B.50mL0.2mol/LNH4Cl溶液C.10mL0.2mol/L(NH4)2SO4溶液D.200mL0.1mol/LNH4NO3溶液15.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B.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