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藤萝瀑布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梳理作者的情感变化,比较前后情感变化的原因2、体会托物言志的写法,理解作者借紫藤萝所表达的情感与哲理教学重难点体会作者对生命的思考以及学会运用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海岗曾评价《紫藤萝瀑布》既是一幅极力精细的工笔画,又是一首深沉的歌。上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这幅画,作者宗璞为我们展现了一条辉煌的、盛开的、梦幻的、有生命力的紫藤萝瀑布,当我们看到这茂密的瀑布时,内心会泛起阵阵涟漪,那么作者面对这美景时,又会有怎样的感受呢?让我们一起去聆听作者所吟唱的这首深沉的歌。二、美读课文,深入赏析1、请大家配乐齐读7—11段,思考作者由眼前的紫藤萝想到了什么?有怎样的感悟?对比眼前的紫藤萝与回忆中的紫藤萝的对比。眼前的紫藤萝是辉煌的、盛开的、梦幻的,那会议中的呢?作者是怎样描述的?读:“忽然记得......改种了果树”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察言观色、试探什么回忆中的紫藤萝是怎样的状态?衰败无力、境遇惨淡、胆怯无奈作者回忆的这个十多年前是什么时候?文革,我们在学《老王》的时候曾经提到过杨绛在文革时的遭遇,宗璞他们一家在文革也是深受迫害,十年浩劫给作者的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磨难,作者回忆十几年前的紫藤萝有什么用意呢?这里写花的不幸其实也是在折射人的不幸遭遇。当身处苦难时,宗璞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但事隔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流向人的心底。”“流向人的心底”,让宗璞的内心泛起了涟漪,由此宗璞将花与人联系在了一起,她说“花和人......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2、你是如何理解”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你能结合自身经历谈一谈吗?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不幸终究是短暂的,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们不能被昨天的不幸压倒。3、以“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开头,你能续写吗?我们可以看到花和人一样,在生命的过程中遭遇着种种无可奈何与不幸。花开花谢如同人生命运的浮沉,花荣花枯反映着时代社会的兴衰。但就如同紫藤萝花的再次盛放,把个体放到生命长河中,感受到是时代的更替,生命的再生。生命的历程是曲折的,但生命的存在是永恒的。三、向课文学写作——托物言志所以当宗璞感悟到这生命的真谛时,她的情绪发生了变化,从生死的疑惑,疾病的痛楚,到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生的喜悦。这里的紫藤萝不仅仅是作者眼前的美景,而是浸透了作者浓郁的主观情感,变成了一首深沉的关于生命的歌。这种描绘具体事物的形象来表达思想,寄托感悟的写作手法我们叫做托物言志,前面学过的《爱莲说》、《陋室铭》也属于这样的写法。那如果我们要写这一类的文章,可以从文章中得到哪些启示呢?1、写景状物是抒情言志的基础,我们首先要把景物写好,情从景出,议从景出,才是好文章。2、写景时,我们要注意观察,整体和局部都要细细观察,在写作时采用空间顺序。我们看,作者就是既观总体,又细查局部,观察得周到细致。3、对景物描写要有感情,如果景物在自己的心目中想自己喜欢的人一样,写起来就会生动亲切了,并且写作时,拟人、比喻等修辞也就用得非常自然了。4、要有感悟,提炼出精辟的语句。四、拓展延伸紫藤萝瀑布告诉宗璞生命的美好与永恒,台湾女作家席慕容也曾倾听过花儿对她讲述生命的真谛。请同学朗读《白色山茶花》,想想山茶花对席慕容说了什么呢?白色山茶花席慕蓉山茶花又开了,那样洁白而美丽的花,开了满树。每次,我都不能无视地走过一棵开花的树。那样洁白温润的花朵,从青绿的小芽开始,到越来越饱满,到慢慢地绽放;从半圆,到将圆,到满圆。花开的时候,你如果肯仔细地去端详,你就能明白它所说的每一句话。就因为每一朵花只能开一次,所以,它就极为小心地决不错一步,满树的花,就没有一朵开错了的。它们是那样慎重和认真地迎接着唯一的一次春天。所以,我每次走过一棵开花的树,都不得不惊讶与屏息于生命的美丽。“珍惜仅有的一次生命,生命不在于漫长而在于美好”。五、写作实践宗璞曾这样说过,我看不见许多东西,可是我看得见大自然,它是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