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新课海明威曾经说过:“我总是试图根据冰山原理去写作。冰山显现出来的每一部分,八分之七是在水面以下的,你可省略去你所知道的任何东西,这只会使你的冰山深厚起来。这是并不显现出来的部分”。那么没有显现出来的还有什么呢?老人与海(美)海明威ErnestHemingway海明威,美国当代文学中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也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富有传奇色彩和独特个性的杰出作家。1899--1961走近厄纳斯特海明威•他出生于美国伊利诺斯州芝加哥附近的橡树园镇。父亲是当地的一名著名医生,业余时间喜欢带孩子外出狩猎、运动、垂钓,以培养他们的“男子汉”兴趣和性格;而母亲则喜爱音乐和绘画,希望把海明威培养成循规蹈矩、有文化教养的上流社会中的一分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海明威报名入伍,因眼疾未被接受。海明威以优异成绩中学毕业后,去当见习记者。1918年5月被授予中尉军衔,到意大利前线担任救护车队司机。在战争中为抢救伤员负过伤,前后动过12次手术,取出了237块弹片。他还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1954年,他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晚年身患重病,创作才能衰竭,精神抑郁,于1961年7月2日用猎枪自杀。走近厄纳斯特海明威•海明威的成名作是1926年发表的《太阳照样升起》。这部表现战后青年人幻灭感的作品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其他代表作有反映一战的长篇巨制《永别了,武器》《乞力马扎罗的雪》《丧钟为谁而鸣》(一译《战地钟声》)和以“精通现代叙事艺术”而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老人与海》。走近厄纳斯特海明威•海明威一方面他继承了马克·吐温的现实主义传统,一方面又在创作思想和创作方法上进行了革新,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他曾以冰山来比喻创作,说创作就像海上的冰山,八分之一露在上面,八分之七隐含在水下。露出水面的是形象,隐藏在水下的是思想感情,形象越集中鲜明,感情就越深沉含蓄。另外,为使“水下”的部分深厚阔大,他还借助象征的手法,使作品蕴含深意。一个名叫桑地亚哥的老渔夫,连续84天没捕着一条鱼。后来,他独自一人出门远航,在海上经过三天两夜的搏斗,终于捕到一条足有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马林鱼。然而,在归航途中,一条条鲨鱼陆续围了上来,尽管老人奋力拼搏,但还是没能抵挡住凶猛鲨鱼的进攻,等他回到海岸时,大马林鱼只剩下了一副巨大的骨架。本文节选的是从鲨鱼出现到老人回到渔港的部分。情节:关于《老人与海》生字生词:3鲭()鲨两鄂()脊()鳍()6攮()14鳐()鱼18舵()柄29仓皇也作“仓黄”“苍皇”“苍黄”“仓惶”33嗜()杀黏()液36蹂()躏()37戳()进88榫()头残骸()94桅()杆qīngèjǐqínǎngduòshìyáoniánróulìnchuōsǔnháiwéi快速浏览课文,注意以下的几个问题:导读提纲:1.节选部分老人进行了几次搏斗?对象是谁?2.老人各次搏斗的武器分别是什么?武器的使用结果怎样?3.老人是在什么样的身体状况下搏斗的?斗争对象是什么样的?4.老人不顾一切搏斗的目的是什么?有没有达到这个目的?老人的经历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攻击者数量老人作战工具结局鲭鲨星鲨犁头鲨星鲨鲨鱼一条两条一条两条一群鱼叉绳子绑着刀子的桨绑着刀子的桨短棍短棍舵把杀死鲭鲨,大鱼被吃掉四十磅杀死两条星鲨,大鱼被吃掉四分之一杀死犁头鲨,刀子被折断星鲨受重伤,大鱼剩一半大鱼只剩下残骸老人:年老体衰精疲力竭头昏眼花右手受伤左手抽筋没有食物缺乏武器孤立无援鲨鱼:接二连三成群结队凶残强悍对比——力量悬殊的对抗3.老人是在什么样的身体状况下搏斗的?3.斗争对象是什么样的?——————————————————明确:捕到鱼,并顺利返回,能卖个好价钱。他充满自信,却没有达到目的。4.老人不顾一切搏斗的目的是什么?有没有达到这个目的?5.在这一过程中,老人又有没有后悔动摇过?明确:他动摇过后悔过,但那只是一眨眼的念想。他马上又投入战斗,想到:“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能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6.你认为桑地亚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如何看待桑地亚哥的失败?•桑地亚哥坚强、刚毅、勇敢,能无畏地面对痛苦和死亡。无论情况多么严重,困难多么巨大,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