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戎不取道旁李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原文重点词语解释王戎①(为“竹林七贤”之一,自幼聪明过人,官至尚书令,司徒。)七岁,尝②(曾经。)与诸③(众多。)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④(李子。)折枝⑤(压弯树枝。)。诸儿竞⑥(争相地跑过去。竞:争逐。)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⑦。(确实如此。)竹林七贤三国时期曹魏正始年间(240-249),嵇(jī)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修武一带)竹林之下,喝酒、作诗,肆意酣畅,世谓竹林七贤。之后借指莫逆的友情;以“七贤”比喻不同流俗的文人。启示1.告诉我们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善于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少走歪路,明白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2.不管面对什么事情,尤其是当我们遇到与原则有关的事情时,不盲目从众,不跟风,要留心细节,有自己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