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中考考前提醒目前最主要任务End提高分数,做到不丢分。1、夯实基础;(夯实基础;(自己看书)2、提炼观点(知识之间联系)3、强化规范,强化规范,加强训练。(结合各区模拟试卷,进行题型专项训练,提高解题技巧,培养能力能力)4、解答问答题的关键是要找全答题的角度。第一部分复习篇End一、考前要做到1、重点复习时事资料和时政热点。2、认真复习一遍“旺子成龙”或“指导丛书”,特别是与时政热点材料结合的知识点要重点把握。Home二、把握重要考点之间的联系(一)2015年中考准备要关注长效话题,背靠七个热点,一是深化改革;二是民族问题,三是治理环境污染问题,四是反腐倡廉、依法治国问题,五是重视安全问题、建设平安中国,六是科教兴国,七是美丽中国、幸福城市建设,重点把握以下内容:Home1、三大保护: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未成年人保护;2、五大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统筹城乡发展战略;3、四个国策: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4、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Home5、四大严峻形势:人口、资源、环境、激烈的国际竞争形势。6、四大问题:诚信问题、责任问题、公平问题、交往问题(礼貌、礼仪);7、四大意识:公民意识、责任意识、民族团结意识、法律意识;8、七对关系:法律和道德的关系、一般违法和犯罪的关系、普通法和宪法的关系,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个建设的关系;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自主创新能力)与对外开放的关系;Home(二)注意知识在具体情境下的整合:1、珍爱生命,延伸生命价值与社会责任感2、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生态文明建设3、国情与国策、发展战略4、理想、选择、责任5、发展与科技、教育、创新6、宪法与未成年人保护法7、节俭(艰苦奋斗)、资源、消费观8、礼貌、礼仪、诚信和精神文明建设9、科学发展观、改革开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三)把握时政热点材料与指导书知识点的结合Home第二部分考试篇一、选择题1、排谬法:当题干要求正确选项时,排除错误的选肢2、排异法:排除与题干无关的选项3、排倒法:题干与题肢因果关系颠倒的不选4、排乱法:题干与题肢外延不符,以部份代整体或以整体代部份5、排重法:与题干同语反复的选肢无意义不选6、排正法:当题干要求是反向时,正向的不选。Home第二部分考试篇一、选择题7、排组合不符法:组合选择题中,先找出因各种理由而不符的一个或两个选项,然后把含有这些不符的选项排除。8、最佳法:当几个题肢都符合题干时,选与题干关系最密切最符合题意的选项9、排二级延伸法:凡题干与题肢要经一个以上中间媒介才能联系上的选项不选10、逆向隐性的题目:题中观点错,设问要求选择与题中观点相符的选项,而不是要求指出它错在哪里,这时,正确观点的选项不能选Home二、非选择题(一)审题1、审“关键词字”:缩小答题范围。2、审“答题方向”:确定答题角度(1)是什么:通常有“什么”、“含义”、“内涵”等字眼。注意“分别”与“共同”的限定性设问的区别。要针对不同设问作出相应回答。(2)为什么:通常有“原因”、“必要性”、“重要性”、“意义”等字眼(3)怎么办:通常有“措施”、“做法”、“建议”等字眼(4)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通常有“评析”、“分析”等字眼(5)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青少年怎么办:通常有“认识”、“看法”、“启示”等字眼•(二)非选择题答题注意事项•1、答题要有角度变化。思维要开阔,应多层次多角度去分析问题,从不同侧面去归纳和整理知识,寻找不同答案,以适应开卷考试的开放性特点。这在“原因类”、“建议类”题目中较为常见。如“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党和国家为什么要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解题分析〕该题是“原因类”题目,审题时要关注题目中的关键字“为什么”、“自主创新、创新型”、“党和国家”,回答时可以从“创新”入手,创新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