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自然资源问题练习选择题共50分读黄淮黄平原某地土壤0~40cm深度含盐量的变化曲线图,回答1~2题。1、该地水盐运动的特点是()A.春秋返盐、夏季淋盐B.冬夏淋盐,春秋返盐C.与降水量的季节变化成正相关D.随地下水位的高低变化不明显2、图中②期间土壤含盐量低的主要原因是()A.地下水位高B.降水量大C.蒸发量小D.地表植物稀少读榆树、云杉、桃金娘、赤杨四种植物生长地l、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问题。3、1月份四种植物生长地温差最小的是()A.赤杨生长地B.榆树生长地C.云杉生长地D.桃金娘生长地4、图中四种植物若生长在同一海拔地区,其分布纬度较高的两种植物有可能是()A.榆树、桃金娘B.桃金娘、赤杨C.云杉、赤杨D.赤杨、榆树5、四种植物同时生长的地区1月、7月平均气温最接近()A.-4℃,l7℃B.1℃,16℃C.一5℃,20℃D.-9℃,16℃6、四种植物生长地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A.赤杨B.榆树C.云杉D.桃金娘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及印度洋沿赤道纵剖面图,回答7~8题。7、当上面右图中a处的上升流最强烈时,下列四幅图中能反映北印度洋地区季节的是()8、关于下列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M地区的自然带呈现地带性分布规律B.J地区分布有大面积的热带荒漠C.N地区处在板块消亡边界D.K地区为热带草原气候读下图,回答9~10题。9、2000年与2050年中国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的共同特点是()①人口总量庞大②人口老龄化十分严重③少年人口男性多于女性④老年人口女性多于男性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10、据图判断,到2050年我国的人口状况是()A.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约4亿B.将面临青壮年劳动力就业困难C.出生率降至零,导致人口负增长D.青壮年劳动力社会负担减轻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回答11—14题。11、若图甲中M表示我国某县2006年农产品产值构成(其中a为表示花卉,b表示蔬菜水果,c表示粮食)。则影响该县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地形和气候B.土壤和水源C.市场和交通D.政策和劳动力12、该县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大力发展“都市农业”,以下适合其“都市农业”发展的有A.观光农业B.商品谷物农业C.房地产业D.水稻种植业13、若图甲中M为该县目前农业用地的比重(a为花卉用地,b为蔬菜水果用地,c为粮食用地),图乙为该县“十一五”农业土地规划,据此判断,该县今后土地利用的发展方向是A.粮食种植用地面积增加B.花卉种植用地比重上升C.蔬菜水果种植用地面积增加D.冻结城市建设用地14、若图甲中M表示影响该县工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其中a表示科技,b表示人口数量,c表示矿产),则最适合该县发展的产业部门是A.电子装配企业B.石油开采C.航天工业D.汽车工业海上风暴天气,正在航行的5艘俄罗斯籍船只失事或遇险.其中一艘油轮船体断成两截,约1300吨原油泄入黑海和亚速海之间的刻赤海峡.读图5,回答15-17题.15、产生刻赤海峡风暴天气的主要气象原因可能是A锋面和气旋活动B.飓风活动C.副极地低气压带上升气流加强D.反气旋活动16、海洋石油污染的主要来源是A类似俄籍船只失事的意外事故B.沿海地区各类生产活动和交通工具C沿海地区的工业生产和海运船舶D.海上石油钻探17、海洋石油污染产生的主要危害是A使海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B.使渔业产量大幅度下降C.使海洋生物多样性锐减D.使滩涂养殖业产量大幅度下降2007年世界粮食库存量下降了30%,有8.5亿人口饿肚子.据此回答18-20题.18、世界主要商品粮食生产国有A中国、美国、加拿大、俄罗斯B.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C美国、巴西、澳大利亚、乌克兰D.中国、美国、印度、印度尼西亚19、世界上经常忍受饥饿煎熬的居民主要集中分布在A东非热带草原国家B.北非热带沙漠国家C.西亚热带荒漠国家D.中亚温带草原国家20、导致世界粮食库存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有A生物制油、生物制药、粮食酿酒等耗费粮食增多B.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粮食消费猛增,C.施用化肥减少,粮食产量下降D.施用农药减少,病虫害严重,粮食减产综合题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2分)材料1:地貌学界把以位于广东仁化县境内的丹霞山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