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者太中心学校连心完小周余祥2011年11月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学生学习数学的一切能力中,创新思维居于核心地位,教师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担负着重要的责任,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构建良好的知识结构;拓展学生思维空间;鼓励学生质疑、引导学生释疑、开阔学生智力;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探究的过程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关键词:数学创新思维培养《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对数学的认识不仅要从数学家关于数学本质的观点去领悟,更要从数学活动的亲身实践中去体验。”数学学习的本质,是数学创新思维活动的过程。创新思维是通过重新组织己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方式。在深入开展素质教育的今天,创新思维不再令人陌生。小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传统的教育由于过于严谨、死板,已不适应时代发展。发展学生个性,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是教育发展的必然,也是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而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培养时代人才的基础。数学是一门具有高智力价值的学科,要想在课堂上调动起全体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就要挖掘和激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下面就如何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谈谈我的看法。一、问题的提出当前新课程改革正在深入开展,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的、结构、内容、评价和实施等方面都有了重要的创新和突破。要真正落实新课改的这些要求,则需要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而达到教学的最优化。在新课程改背景下,数学教学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处于教学的“中心位置”,设计各种符合学生具有创新、科学合理的质疑,并且要结合实际,使学生对质疑的问题产生兴趣的教学情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学习,更多的思考、讨论、操作,参与到对新知的探索过程中,去发现新知、形成技能,以此来加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从而使学生主动适应新世纪科技发展的需要。二、课题研究的意义数学学习主要是数学思维活动。传统教学只注重灌输书本知识,只重某一点上问题的解决,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比较薄弱、单一,很少有人能大胆地提出自己独特的想法和思路。教学评价也缺乏关注一个人成长的全程。在教学理论界对进行创新教育的意义己取得广泛的认同,而且关于创新原则、方向、模式等理论层面也进行了较多的阐述。但是,落到某一学科的研究则比较少。本课题主要研究小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方法与途径。为此,一方面要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行为进行不断反思,并在新的起点上不断探索和发展,即在传承与创新中实现新的跨越一方面要弘扬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实践“处处是创造天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教育理论,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丰富素质教育的新理念、新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成长、教师提高和学校发展。因此,本课题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三、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培养存在的问题(一)创新意识较差大多数小学生属于知识继承型学生,他们仅满足于数学课堂上教师所灌输的知识,满足于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这些都有碍于数学学习的发展,使得学生不仅放过思维机会不加利用而且扼杀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欲望。普遍学生认为能够继承教师在数学课堂上所讲授的知识就足够了,缺乏敢于质疑、大胆发现、勇于创新的自信心。(二)创新思维能力较弱随着新课改的发展要求,近年来注重了对小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对数学活动的教育,然而动手实践能力的加强不等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加强。小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创新思维能力未得到提高的现状。四、培养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的方法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需要有一个长期的培养和训练过程。因为小学数学教学中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根据小学生这一思维发展的特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呢?我们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