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怎样培养学生探究能力能力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道德中心总校乌力吉达来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在学校要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并非轻而易举的事一般的科学课堂以单纯传授科学知识为目标,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示学生看,重死记硬背、轻知识形成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加大科学课的教学改革力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呢?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好奇心和兴趣小学生对自然事物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而这种好奇心恰恰是进行科学探究的起点和原动力,有了这样的好奇心,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堂成功的科学课,首先就是要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少年儿童的学习兴趣主要来源于好奇心,求知欲。教师要通过巧设悬念,将好奇心转化为求知欲,继而转化为探究兴趣。好奇心是学生开展学习的原始动力,精心呵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有利于促进他们对身边事物的观察,并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促进学生科学探究技能的形成。如果学生对自己从事的探究活动具有强烈的好奇心,那教师在教学上也就事半功倍了。兴趣是学好一门学科的最好的老师。科学课,是以学习科学知识为主要内容、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的一门新型课程。它不是空洞说教,而是让学生从思想上受到熏陶和感染。要开展让学生有兴趣的探究,就要有主题。要形成主题就得从问题开始,问题可以是学生直接提出,也可以是老师引导形成。但最关键的还应该是让学生感兴趣的。只有这样,才可能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探究活动,而且学生较高认知水平的提问能刺激学生进行较高水平的思维活动。所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对科学实践活动是不可缺少的。如:在《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一课中,先让学生观察电池盒小灯座的构造,看看电池夹、小灯泡、电线是怎样安装的,接着指导学生合作连接线路,让小灯泡亮起来。这时,学生初步感受到不用手按住灯泡就亮起来了的兴趣,进而要学生想一想怎样才会让更多灯泡亮起来呢?这样,学生的好奇心立刻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学习情绪高涨,为后面的探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让学生有兴趣的探究主题可以从我们身边去找,如:校园植物的调查、学校绿化率、学校周边环境、废旧电池的回收……,这一些都是很好的活动主题,而且也很适合小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边观察边探究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还可以逐渐的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