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女生的体育运动参与和学习兴趣袁春摘要:本文依据“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和学校体育教学的特点,针对初中女生的生理、心理特征,选择有效的教学内容和组织教法,从而激发女生的运动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关键词:体育教学;女生;体育兴趣女生到高中阶段已进入青春期,其身体形态与机体的代谢功能都已日见完善,她们具有旺盛的精力、蓬勃的朝气,能较好地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其生理和心理不断地向成熟发展。在生理方面,此时期高中女生身体形态发展已不断完善,这一阶段她们的皮下脂肪增厚,但仍保留青春期的一些特点,即发展的不平衡和不稳定。第1和第2信号系统的活动相互关系更为完善,分析能力与综合能力明显提高了。由于神经过程的灵活性高,神经细胞物质代谢机能旺盛,易出现疲劳,但恢复较快。脑细胞内部的结构和机能迅速发展,为提高思维能力创造了条件。这个时期由于内分泌活动发生了变化,性腺活动加强,使神经系统的稳定性受到影响,表现为动作协调能力暂时下降、动作迟缓等。在心理方面,高中女生的心理特征处于不稳定和不成熟时期,她们的情感比较内向、含蓄、敏感与自尊;在意志上表现为畏难,经受不起失败的考验,在体育课上表现为情感内倾、懒动、对疲劳的耐受力差,怕脏、怕晒、胆小、怕别人嘲笑、锻炼积极性不高,等等。根据以上特点并通过实践教学我们发现,高中女生体育课的内容要尽量安排刺激性小,难度适中,运动量、动作频率便于自我调节的项目并注重全面身体锻炼。在组织教法上运用多样、多变、多层次的方法,提高她们对体育课的兴趣。一、激发女生对体育的需要。女生对体育的需要是指女生被体育课的教学活动所吸引,而想去学习或参与的一种愿望。当她们一旦有了这种需要,就会对它产生较浓厚的兴趣,表现出极大的学习与参与热情。如何来激发这种需要,我认为首先应加强体育理论知识的教学。教师要结合女生的心理、生理特点,联系实际,给她们讲一些体育锻炼的意义、体育锻炼的价值、体育锻炼的方法,介绍一些裁判知识、女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卫生常识,通过观看比赛等方法,多层次多渠道地让女生了解体育,让她们在体育活动中能够深切1地得到情感体验,从而慢慢地使她们形成对体育的渴望,提高对体育课的兴趣。二、合理安排教材内容,调动学习积极性。为了合理地安排体育教材、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我在女生中作了一次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女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为羽毛球、乒乓球,比较喜欢的运动项目有:排球、篮球,最不喜欢的运动项目有:800米、铅球。从调查结果来看,高中女生喜欢运动量不大,易于练习的运动项目,而对于诸如800米、铅球这样运动强度大,脏的项目则有明显的排斥心理。调查中还显示由于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得某些项目的学习周期太长,不集中练习,学生容易生疏、忘却,达不到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中应多以女生的爱好、兴趣、需要出发,因材施教,加大这些内容的比重。另外,掌握基本的体育卫生知识有助于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穿插传授体育卫生健康知识,能提高和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行为和态度,在体育实践中善于理解运动原理提高接受能力,能够更快地掌握运动技术。动作要领的理解增加了学生的运动感知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排球教学中,加强了对排球知识的传授,教学生如何观看排球比赛,怎样评价一个动作,一场比赛。有的女同学说“我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排球赛也可以指手画脚的了,如同解说员一样向父母讲解呢”。可见,体育理论知识的提高可以使体育学习兴趣得到提高,使学习兴趣得到升华。三、组织教法得当是提高学生兴趣的基础。在教学中,一节课如果教法组织的好,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会有很大的提高,即使是铅球等一些枯燥的教学课。反之如果教法不当,即使是游戏等一些学生爱玩的运动,学生练习起来也如同嚼蜡。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注意创设宽松环境,营造良好氛围。精心设计,布置一个宽松的练习环境和良好的锻炼氛围,能够引发学生对学习极大的兴趣,引导学生较快地进入角色。其次,注意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第三,注意考试的运用。巧妙地运用考试也会对技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