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自学本文中的生字、新词。2、通过课文的描述,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3、理解信念和父爱的力量是伟大的,在最艰难的时候,它能激励人面对困难,战胜困难。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对父亲言行的描写,体会其爱子之情。2、通过对儿子言行描写,感受孩子的\"了不起\"。教学准备:1、学生预习课文,理清文章结构。2、教师准备课件。(有关这次地震音频、父亲在营救儿子时候的图片等)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2、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生词。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从读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播放制作有关地震的录相片]。师:这是最近电视、报纸中出现频率最多的画面,看到这些画面你会想到哪个特殊的时间?哪个特定的地点?又会想到哪些人?师:你会用上刚才说的时间、地点、人物,说说发生在汶川的事吗?生: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发生8级大地震。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在全国人民的帮助下,灾区人民坚强地和困难作斗争。师:用上时间、地点、人物把事情说清楚,这种本领你学会了吗?二、品读感悟,深入情境师:课前已经叫同学们预习了,考考大家,用我们刚才学到的时间、地点、人物来说事情的方法,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讲述的是1989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不顾自己的生死,克服重重困难救出自己的儿子及同伴的故事,谱写了一首父子情深的颂歌。)2、过渡:在大地震中,许多楼房成了废墟,像这样惊心动魄的大地震,在正常情况下埋在废墟下的人生还的可能性非常小,然而这篇课文讲了一个儿子与十四个同学在废墟下支撑了38个小时,一个父亲不顾危险坚持不懈挖了38个小时,你觉得这是一对怎样的父子呢?(了不起)3、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子呢我们就来看看这对父子了不起在哪?三、品读课文,了解父子的了不起(一)、了不起的父亲师:其它的父母哭喊过后,便绝望地离开了,而只有这位年轻的父亲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他要去干什么?(他要挖废墟,寻找自己的孩子。)请大家想一想,其他的父母为什么不留下来挖废墟?原因:1、三层楼倒塌,钢筋、水泥形成一个巨大的废墟堆,很难凭几个人的力量挖掉。2、被埋在下面的小孩必死无疑,已经没有生还的希望了。3、那里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有生命危险。师:有很多人都来劝这位父亲放弃希望,不要再挖了。分角色读一读:有些人上来拉……精神失常了。(师读旁白,两组学生读父亲的话,另两组读其他人的话)师:然而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生齐读:儿子在等着我!(多读几遍)师:他挖了8小时,生1:12小时;生2:24小时;生3:36小时师:没人再来阻拦他。师生齐读:他满脸灰尘……到处都是血迹。师:老师把这几句话改写成诗歌的形式。(出示诗歌)挖了8小时父亲满脸灰尘,疲惫不堪,但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挖了12小时父亲脸色惨白,双眼布满血丝,但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挖了24小时父亲衣服破烂不堪,身上血迹斑斑,但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挖了36小时父亲精疲力竭,摇摇晃晃,但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读一读诗歌1.自由读2.一组读第1小节,两组齐读第2小节,三组齐读第3小节,四组齐读第4小节师:这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父亲啊!(二)、了不起的儿子师:这三十多个小时,对被埋在废墟下的存活着的孩子们来说,是多么难熬啊!先让我们再回首地震刚发生时那恐怖的一幕。(出示一段话)学生读一读,并口头补充完整。一阵地动山摇,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学楼,已变成一片废墟。孩子们刹那间被埋在小山般高的废墟之下。阿曼达和另外13个孩子幸运的活了下来,但是他们周围漆黑一片,到处是断裂的钢筋,破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