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写教育案例》学习心得鄂尔多斯希望小学刘艳红今年假期学习了《教师如何写教育案例》一书,。带着什么是教育案例?到底怎样才能写好教育案例?“的疑问,我静下心来,非常认真的读了这本书并且做了批注。通过学习我的体会有以下几点:一、什么是教育案例关于教育案例的含义,在本书中有许多教育名家都有着不同的表述,但不论哪一位教育家与学者所归纳的教育案例的定义,用一句俗语说的话也都是换汤不换药,都有一定的共识。通过学习我对教育案例的理解是:就是对在具体情况下发生的典型的事件或个案进行分析、叙述,并把它描述出来。但前提必须保证是真实的、典型的。二、攥写教育案例的意义(写教育案例有什么好处)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育教学的生涯当中,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这样那样的事。比如,我们面对的一些学困生,偏科现象,有的学生认知与情感发展不均衡等等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难题。像这样的问题,经过一定的思维加工,以案例的形式展现出来,就会成为大家共同探讨的内容。因为它可以促进同行间的沟通与交流和研讨;是对自己教育教学活动存在的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提升教学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可以为教师提供一个记录自己教育教学经历的机会;还可以是教师认识到自己工作中的重点与难点。所以,教育案例的写作,对教师都是有益无害的。三、教学案例不同于教学随笔、教学反思做教师这么多年一直认为教学反思与教学随笔就是教学案例,如果今天不是认真的读了这本书,我从骨子里还认为它们是一回事儿。其实则不然,教学案例不等同于教学反思和教学随笔。什么是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因素"。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继行为产生影响。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教学随笔写作形式比较灵活,是作者有感而发,可以边叙边议,可以说是写教育故事的散文。所以,它们不是一回事儿。四、教师怎样才能写好教学案例这也是我读着本书真正感兴趣的问题,通过学习,要想写好教育案例主要做到以下几点来:1、案例的结构要素从文章结构上看,案例的结构要素案例一般包含以下几个基本要素:标题、引言、背景、问题、过程与结果、反思与讨论。2、写好案例的关键写好文章要考虑方法,有了完整的故事结构并不等于有了好的案例。写好教育案例的关键是:(1)选择复杂的情境,是指故事的发生、发展具有多种可能性。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情境,需要进行判断和选择。复杂的情境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思考和想象的余地,可以给人以更多的启迪。学校教育教学中有许多典型事例和两难问题,案例可以从不同角度反映教师处理这些问题时的、态度和思想感情,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例证。(2)揭示人物的心理。人物的行为是故事的表面现象,人物的心理则是故事发展的内在依据。面对同一个情境,不同的教师可能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为什么会有各种不同的做法?这些教育行为的内在逻辑是什么?执教者是怎样想的?案例能够深入人的内心世界,让读者“知其所以然”。这也是案例不同于教案和教学实录的地方。人物心理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学生的心理活动。由于案例一般是教师撰写的,注意力容易偏重于教师自己怎样想的,怎样教的,效果如何如何。但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心理是怎样想的,对教学效果的看法是否与教师一致。人们常说,“备课要备两头”,即备教材,备学生。真实得反映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感受,是写好案例的重要一环。(3)具有独到的思考。同一件事,可以引发不同的思考。从一定意义上说,案例的质量是由作者思考水平的高低所决定的。因为,选择复杂情境,揭示人物心理,把握各种结构要素,都是从一定的观察角度出发,在一的思想观点的引导下进行的。要从纷繁复杂的教育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道出人所欲知而不能言者,需要有一双“慧眼”。具备这样的功夫没有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