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爱,更是责任——中职学校班主任德育工作初探电工电子技术重点建设专业项目组教育是爱,更是责任——中职学校班主任德育工作初探眉县职教中心石元辉论文摘要:面对复杂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学生整体素质偏低的事实,以及严峻的就业现状,中等职业教育工作复杂而艰巨,社会责任繁锁而沉重,中等职业教育任重而道远。为了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工作效率,本文从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几个方面,探寻其理论和依据,以发现德育工作的目标和方向,为考究中职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和力度提供依据,从而达到优化德育管理的目的。关键词:师德中职德育工作爱责任我常常听有人说,教师责任重大,当教师难,当21世纪的教师更难。在这物欲横飞的年代,有些教师觉得待遇低,成天想着“跳槽”、“下海”“经商”。当我们在徘徊,迷茫,困惑时,我们不禁要想一想,那些工作在教育教学一线特别是工作在艰苦工作环境中的老师,他们夜以继日的工作,是一种什么精神在支撑着他们如此执着呢?就是因为他们对学生的爱与责任,就是这种崇高的师德。什么是师德?原教育部部长周济同志对此有精辟的诠释:“爱与责任”是“师德之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要把爱与责任的教育放在师德建设的首位”。的确,没有“爱与责任”,师德就无所依附。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爱是一个最浅层次的要求,因为没有爱就不成其为教育,没有爱心就不成其为教师;而德则是一个更高层次的要求,没有德社会就会沦落,没有师德,教育就会走向畸变——教育是爱,更是一种责任!对于中的职业教育更是如此。一、我们在教育中如何做到以良好的师德来秉承“爱与责任”(一)倾注爱心,关怀学生爱心,是无声的力量,是理解的桥梁,是希望的火种。作为一名教师,心中应该有爱,热爱、尊重、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以自己的言行和人格魅力影响学生,使他们“亲其师、敬其师”,从而“信其道”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才能去精心地培养学生,只有爱得深,才能更认真、更耐心、更细心地对学生进行教育。“爱”源于高尚的师德,“爱”意味着无私的奉献。我认为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出自个人的恩怨,而是出自社会的需要、教育的需要。这种爱是稳固的、深厚的,是与教师所肩负的社会责任紧密相连的。(二)以高尚的师德影响教育学生,尊重理解学生育人先育德,正人先正己。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教师不仅要有这种做人的威望、人格的力量,为学生所敬佩,还要以最佳的思想境界、精神状态和行为表现,积极地影响和教育学生,使他们健康成长。教师的爱与尊重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烛光,学生美好人生的开端掌握在教师手中教师只有用自己的爱,才能与学生产生心灵的碰撞,才能超越人的自然属性而达到完美的境界。只有以爱心才能教会学生去爱身边的每个人,爱身边的一草一木。(三)以广博的知识传授学生“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就必须具备一桶水,而且是‘常流水’”。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又要有广博的相关领域知识,满足学生广泛的求知欲,还要能不断更新知识体系,及时吸收、存储学科前沿知识与研究成果。(四)以精湛的技能引导学生一是要有科学的施教知识;二是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操作和应用,恰当有效地选择高效的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和方式;三要有创新的精神,积极开展教育和科学研究,探索新的科学合理的教育模式,在耕耘中拓宽视野,在执教中提炼师艺,升华师技。(五)为人师表,身正为范“师者,人之模范也”,“其身正,不令则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应以身作则,行为世范;爱岗敬业,尽职尽责;仪表端庄,举止文雅;精于教书,勤于育人;把言传和身教相结合。教师是引领孩子们成长的导师,有着绝对的主导作用。作为教师,为人师表的特点决定了我们必须有崇高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就是要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负责任的意识。责任感也是成为优秀教师的首要条件。教师的责任感源于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及愿意献身教育事业的坚定信念。有了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