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专业《音乐》实训大纲一、实训目的1.要求学生将基本乐理知识运用到实际学习过程中;2.了解歌唱器官的构造及发声简单原理,掌握歌唱发声的运动规律,通过歌唱活动和其它一些辅助练习,逐渐掌握声乐技能技巧,提高演唱的能力;3.通过学习五线谱和简谱视唱,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和音准感;为使学生毕业后从事幼儿音乐教学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4.掌握初步的歌唱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基本上能独立、正确地处理和表现常见体裁、风格的歌曲,特别是幼儿歌曲,幼儿欣赏歌曲,懂得幼儿唱歌发声特点。二、技能目标要求1.掌握基础乐理知识的运用2.通过视唱练习,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和音准感3.通过发声练习和歌曲训练,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对歌曲的理解能力,并提高学生的音乐曾和能力。4.通过音乐欣赏,拓宽学生的视野,增长知识,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三、实训内容和时间安排(总计140学时)章节内容实作学时第一单元1.视唱练耳(自然大、小调音阶)2.歌曲练习《国旗歌》、《送别》12第二单元1.视唱练耳练习(全音符及二、、四、八分音符的组合)2.歌曲练习《花非花》、《音阶歌》12第三单元1.视唱练耳练习(全音符及二、、四、八分音符的组合、休止符)2.歌曲练习《雪绒花》、《数鸭子》12第四单元1.视唱练耳练习(十六分音符的组合)2.歌曲练习《故乡的小路》、《娃哈哈》12第五单元1.视唱练耳练习(附点音符、延音线)2.歌曲练习《在那遥远的地方》、《划船》12第六单元1.视唱练耳练习(切分节奏、弱起节奏)2.歌曲练习《摇篮曲》、《若果幸福你就怕怕手》12第七单元1.视唱练耳练习(三连音、装饰音)2.歌曲练习《燕子》、《卖报歌》8第八单元1.视唱练耳练习(变化音)2.歌曲练习《让世界充满爱》、《当我们同在一起》8第九单元1.欣赏(音乐之旅)2.视唱练耳练习(一个升记号的各种调式)3.歌曲练习《我亲爱的》、《粉刷匠》8第十单元1.视唱练耳练习(一个升记号的各种调式)2.歌曲练习《漓江谣》、《牧童之歌》12第十一单元1.视唱练耳练习(一个降号的各种调式)2.歌曲练习《同一首歌》、《洋娃娃和小熊跳舞》12第十二单元1.视唱练耳练习(一个降记号的各种调式)2.歌曲练习《赶圩归来阿哩哩》、《这是一个小世界》12第十三单元1.视唱练耳练习(两个升号的各种调式)2.歌曲练习《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七子之歌》15补充声乐教材(选修)《江山》、《祖国你好》、《祝福祖国》、半个月亮爬上来》、《茶山新歌》、《乘着歌声的翅膀》总课时140课时四、实训途径与方式1、实训方法: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核心是解决实际的发声、演唱的问题。在实训中,一定要通过直观的示范、讲解,让学生反复体会、练习,找到用气和共鸣的感觉,使声音具有气息支点、混合共鸣、通畅、圆润、自然。2、实训形式:为全面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实训形式宜以集体面授为主,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以利用课外时间采取小组和一对一的小课形式与之配合。3、实践性环节实训要求:本课程的内容具有极强的操作性,实训中要结合课程内容,组织学生互听互评,掌握发声技巧。安排学生到幼儿园参观音乐活动过程,提高声乐技能在幼儿园里的使用感性认识。有条件的安排学生参与幼儿园音乐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五、考核方法与标准每学期对学生进行四次阶段性技能测试,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制定考核内容按照大纲要求对学生进行等级考核,考核成绩分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六、备注说明1.本课程教学内容实践性强,为保证教学质量,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反复进行正确的示范讲解,坚持循序渐进和因材施教的原则,对学生的不同发展水平,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要求,启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2、由于幼儿教育专业各学科内容联系密切,在讲授课程时,既要注意本课程的知识体系的构成,又要注意。与其它学科的衔接,遵循教学规律和教学计划的进度,合理地调整同其它学科交叉的内容。本门课程还应利用课外时间补充一些幼儿歌曲弹奏,以提高学生的弹唱能力为今后在幼儿园能很好的组织教学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