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一)客观选择题讲义余以球一、《考试说明》对本考点的要求是: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和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二、论述类文章阅读客观选择题的设误类型:1、偷换概念(张冠李戴)类型阐释:主要指命题人在解释概念或转述文意时,故意弄错对象,迷惑考生,使考生误入歧途。命题者暗中将两个概念的内涵,如属性、作用、发展趋势等进行了调换、改变或混淆,乍看与原文的说法一样,但仔细推敲就会发现实际上并不是一回事儿。命题人还往往通过漏字、添字、改字、换序等方法扩大、缩小或转移概念。[排除方法]要排除“偷换概念”干扰项,在阅读原文时,一定要关注事物的对象,并用圈、点、划、批的方法标出;在做题时,应注意看选项中是否存在信息错误对接的现象,尤其看命题的主语、谓语与原文是否一致。(2011·安徽高考)在这里,想象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是通过想象构造出的世界在表现形态上更加类似于现实空间,让读者像进入一个特定的现实空间一样,进入到作家所构筑的艺术世界之中去。这个世界实际上是一个想象的世界,但并不让人感到奇异或怪诞。二是通过想象构造出的,是明显不同于现实空间的另一类空间。对于这样一个想象空间,人们是陌生的,如梦如幻。但也正因为如此,它才让人领略到一种奇幻或怪诞的美感。B项:类似于现实空间的想象空间与现实关系密切,让人产生如梦如幻的感觉。2.曲解文意类型阐释:选项中说的观点与原文不一样,错项故意更换个别词语或者说法,从而背离原文的意思,或直接歪曲作者的观点。(2012·北京高考)《内经》理论体系十分注意用辩证的眼光看待生命活动。古代阴阳学说认为,人体阴阳对立,双方在矛盾运动中此消彼长、此盛彼衰,不断维持动态平衡。“阳化气,阴成形”,从有形物质转化为无形物质,是“化气”的过程,是“阳”作用的结果;从无形物质转化为有形物质,是“阴”作用的结果。一旦阴阳失和即是病态。“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内经》理论体系就是运用阴阳对立统一的观点来分析、解释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的。C项:阴阳学说认为有形物质为阳,无形物质为阴,要防止阴阳此消彼长、此盛彼衰。3、主次颠倒类型阐释:事物的变化发展就矛盾而言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就原因而言有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就表现而言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命题人设计陷阱时,有时会将这些“主要”的一面和“次要”的一面倒置。到宋代,内地茶叶生产飞跃发展,其中一部分茶叶“用于博马,实行官营”,在四川的名山等地设置了专门管理茶马贸易的“茶马司”。宋朝统治者为什么如此重视“茶马互市”呢?当时契丹、西夏和女真等少数民族的崛起对两宋政权造成严重威胁,迫使朝廷同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保持友好关系,以便集中力量与西北少数民族政权抗衡。在这种情况下,“茶马互市”除了为朝廷提供一笔巨额茶利收入补充军费之需外,更重要的是,既满足了国家对战马的需要,又维护了宋朝西南边境的安全。B项:在宋代,“茶马古道”上的巨额茶利收入是当时全国军费的主要来源。4、无中生有类型阐释:指所给选项中所说的内容在原文材料中未涉及,也不能从原文中推断出来。命题者故意在干扰项里设置原文没有的信息。[排除方法]要排除“无中生有”干扰项,在做题时要仔细检查所给选择项的内容是否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原文合理地推断出来。(2011·北京高考)生物质发电,也是开发利用生物能源的重要途径。生物质直接燃烧发电和生物质气化发电的技术,目前都比较成熟。国外重点发展的是较大规模的直燃发电系统。在S县我们参观了国家发改委核准的一个直燃发电示范项目。该项目去年并网发电,已稳定运行9个多月,累计发电量达1.5亿千瓦时,实现了我国生物质发电规模化发展过程中零的突破。B项:我国生物质直燃发电和气化发电在规模发展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突破。5、因果混乱(强加因果、因果倒置)类型阐释:因果混乱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指选项在因果(或条件)关系上,故意把原材料中的“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