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晶体常识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1.了解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晶胞的概念2.能对给定的简单晶体的晶胞结构进行分析3.会计算简单晶胞中含有的微粒个数过程与方法:1.学会判断晶体的化学式以及计算晶胞中所包含微粒数目的方法2.体验自主学习的过程,并从中掌握探究学习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强化结构决定性质的辩证思维2.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教学重点1.晶体和晶胞的概念2.晶胞结构的分析3.空间想像能力及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学难点1.简单晶胞结构特点分析2.空间想象的养成教学过程[提出问题]前面我们学习了原子结构、化学键等有关知识,对微观粒子——原子、分子的结构有了初步了解,那么我们常常看到的由微观粒子构成的宏观物质在微观层次上的结构又是怎样的?我们知道固体一般来说可以分为两类:晶体和非晶体(无定形物质)。今天我们一块讨论的就是有关晶体的基本常识。[课程展开][提问问题1]请大家观察图片,并查阅资料讨论什么是晶体?什么是非晶体?形成结论1:天然生成的具有天然多面体外形的固态物质叫做晶体。晶体的外形特点,具有规则的多面体外形,不同类型晶体的几何外形一般不同。[提问问题2]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形成结论2: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区别是:晶体中的原子在三维空间作有序排列,这就决定了晶体外观上由固定的几何外形。[提出问题3]从外观结构特点分析,晶体有哪些特性?形成结论3:晶体的特性:自范性、各相异性、有固定的熔点[提出问题4-1]如果用锤子将某一块晶体敲碎,会怎样?同一类型晶体不仅外形相同,而且大小不同的晶体都具有相同的外形。[教师追问4-2]如果选择其中比较小的一块敲碎,重复这一过程下去,会出现什么情况?晶体中有一个保持其规则多面体外形的最小单位。[教师活动]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给出NaCl晶体微观结构模型。形成结论4:Na+和Cl-在空间三个维度上都是等距间隔排列的。我们就把这种能体现晶体微观结构特点的最小结构单元称为晶胞(如同生物学中的细胞这一概念)。晶胞特点:具有平移性。[提出问题5]如果把晶体的晶胞一个个拼起来,又会怎样?(演示敲碎晶体录像的倒带过程)[教师讲述]一个大块的晶体经过许多次的分割后,总可以得到这种晶体的最小单位,化学上称为晶胞。说明:常见晶胞通常是平行六面体。[提出问题6-1]我们平时见到的CsCl、ZnS、CaF2、干冰、碘、铜等物质也属于晶体,它们的晶胞结构是怎样的呢?和NaCl的晶胞结构是否一样呢?教师提供给学生有关图片[提出问题6-2]看过了各种晶体晶胞结构我们发现,不同的晶体其晶胞结构是不同的,那么我们引入晶胞概念的目的是什么?形成结论6:晶胞是晶体结构的最小重复单元,它反映出了晶体的结构特征。[提出问题7-1]构成晶胞的不同位置的微粒是否被该晶胞完全占有?该微粒有多少属于这一个晶胞?请大家利用观看动画演示后分析、讨论。[提出问题7-2]氯化钠晶胞中分别有几个钠离子?几个氯离子?(师生互动讨论)得出判断晶胞结构的方法,步骤形成结论7:“若某一微粒位于晶胞的顶点,并且我们用一个小球表示一个微粒,那么这个小球应该归8个晶胞所共有,每个晶胞占有这个小球的1/8。若微粒位于晶胞的棱上,那么这个小球应该归4个晶胞所共有,每个晶胞占有这个小球的1/4。若微粒位于晶胞的面上,那么这个小球应该归2个晶胞所共有,每个晶胞占有这个小球的1/2。若微粒位于晶胞的内部,那么这个小球应该归这一个晶胞所独有,这个晶胞就有1个小球。”达标检测与评价:练习用均摊法分析晶胞结构课后交流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