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解铃还需系铃人VIP免费

解铃还需系铃人_第1页
1/6
解铃还需系铃人_第2页
2/6
解铃还需系铃人_第3页
3/6
“解铃还需系铃人”——如何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行获取知识襄阳区东津镇中心学校王俊涛【内容摘要】科学教学过程是一个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的过程,教师要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活用直观教学,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动脑能力,使学生学到生行获限取知识的本领。【关键词】活用多媒体激发兴趣自行获取知识“解铃还需系铃人”这句俗语原是形容当遇到麻烦事时,谁做的事还得由谁去了结。在科学教学中,如果把“解铃”理解为获得知识,那么这句俗话可新解为:学生获得知识,要靠自己努力去获取。“科学教学的基本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主动地认识自然事物和应用应用所获得的知识,教学要尽可能启发学生自行探求和应用知识。”以前总是把结论直接教给学生,让学生去重复现成的结论学生记不牢固,而科学教学的目地也没有达到。因为这些知识不是从“实事”中“求”出来的,只是从老师、课本中得来的。现在就要彻底改变那种“填鸭式”的陈旧的教学方式,要学生从实践活动中收集事实,整理事实,探求规律,形成概念,从而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一、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这者不如乐之者。”的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探索知识的动力。要使学生能自行获取知识,必须激发他们能够自行获取知识的欲望和兴趣。这样,在科学教学中,就要运用多媒体课件,处处设计有趣的问题,时时拨动学生们跳动的心弦,点燃他们思维活跃的火花。如讲《摩擦力》一课时,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问“为什么一个滚动的球会慢慢停下来呢?”“为什么骑自行车时握住刹车,车会停下来呢?”这是学生司空见惯的事例,想不到在这极平常的事中也蕴含有科学的道理,这样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们的心,使他们不自觉地就进入了获取知识的境界。在讲《空气的燃烧》一课时,“空气的成分”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要通过实验(在水槽中用烧杯罩住蜡烛)来解决。实验前先提出:“在实验时你看到了什么?”后来同学们都发现:蜡烛慢慢熄灭了,烧杯里的水面比外面的高……此时,进一步追问:“为什么烧杯里面的水会高呢?”有同学说杯中空气“跑”出来了,所以水就流进去了。可是在另一只倒置的水槽中的烧杯(里面没有蜡烛)里,水面却没有升高,可见空气是不可能“跑”出来的。经过对比、讨论、分析,学生们得出:“空气不是一种单纯的气体,它至少有两部分组成,其中有一小部分能助燃”的结论。总之,提问时要有趣味性、启发性、层次性,要成为学生自行探求知识的突破口。二、指导认真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运用教具、实物、演示等直观教学或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感知充分,观察准确。因为没有认真的观察,就不会充分感知;没有完整、正确的感知,就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在观察时要多看、细看反复学,学会全面观察由表及里抓住事物特点,通过分析、推理,从而正确认识事物规律。例如认识鸟类的共同牲,在教学中先提供鸟图片、标本或活体,也可运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然后在观察中寻找鸟的相同点(如有头、身子、尾、羽毛,有一个尖硬的嘴,有两条腿,有一对翅膀,会飞、会生蛋等)再从鸟的相同点中找出关键特征,最后推想和归纳鸟类的共同特征。在整个感知过程中,观察是联结表象与抽象思维的桥梁。三、通过实际操作,锻炼科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课、实际操作是小学科学课的重要特点之一,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在实际操作中,通过动手动脑,接触了丰富的感性材料,经过分析、综合、概括、正确、完整的概念就会在学生大脑中形成。如在讲《船怎样行驶》一课时,根据教材内容,可先帮他们到操场做赛跑时的起跑动作和跳远时的起跳动作,体验自己的脚力是向哪个方向用力的,身体又向哪个方向运动的,脚用力的大小同起跑速度和跳得远近有什么关系?实践之后,让他们思考: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是什么关系?在此基础上,每组发给一个水槽,让大家把自制的小船模型在小组中逐个进行实验,并启发他们仔细观察船体后皮筋上的小木片和水的运动方向,以及小木片对水的作用力方向、大...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解铃还需系铃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