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学校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几点认识吴店实验小学交流教师曹凤海受上级部门安排,本人于2013年八月份由吴店二中调入到吴店实验小学任教,有幸接手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任务。小学一年级的学生,都是刚刚入学的儿童,天真浪漫,爱说爱动,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传统的教学思想把这些特征视为影响学生学习的缺点加以约束,限制学生“动”,强制听课,有的还认为是患了“多动症”。上课不专心听讲,老师批评,家长责备,他们上课时像是被捆住了手脚,束缚了思维,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上一堂课下来又苦又累,从小产生厌学情绪。长此以往,形成大面积的后进层面,日积月累,延误孩子的一生。要想学生学得好,首先要解决他们喜欢学的问题。而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是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然而,兴趣不是天生的,它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对事物认识的反映。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对所学科目的加深而产生,也可以通过老师的指导或家长、朋友的影响加以培养,它也可以因为遇到困难无法克服而逐渐消失,也可以通过帮助或辅导解决了困难而恢复。我担任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以来,在掌握教学大纲要求和教材编排意图的基础上学习、引进、移植外地外校教师和本校同行们的理论和经验,在课堂教学设计方面,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目的,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进而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积极作用,收到较好的效果。既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又提高了教学质量。现在,我浅谈一下我在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工作要点及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教育。恳请各位同行兄弟做批评指导意见,以利于我今后的低年级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一、在课堂中创设浓厚的学习氛围和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创设浓厚的学习氛围和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是学好数学的保障。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即使是孩子在玩儿,也能不断地接受新的知识、新鲜的事物,怎样才能让孩子在玩儿中获得知识呢?针对每课不同的学习内容,我编排设计了很多不同的游戏、。例如,在上《认识钟表》一课时,我给孩子拿来钟表,以游戏的形式演示:1号起床的时间是7:00,2号将时针和分针拨到该时位置,让学生变换着来演示。这样,学生既能准确认识了时间,又能学会思考,还能亲自动手。动起手的孩子们显得格外积极,也逐步地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让本来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更有趣,只有对数学产生兴趣,才是学好数学的根本。对于刚升入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大部分已经接受到了学前教育,所以说,他们对数学并不是一无所知。因此,在上第一节数学课《数一数》时,我先让学生观察教室,让他们寻找教室中能看到的数,例如数人数、桌子等,又领学生到校园进行参观,寻找校园中都有哪些数。还让学生说出那些和自己有关的数字,看谁说得多、说得好,让学生感觉到数学生永远在自己的身边、自己的生活中充满着数学,增强学数学的兴趣。二、在课堂中进行学生动手操作教学;新课标明确指出:动手操作是学生认识活动的基础,它对学生知识的获取、应用、思维发展、能力的培养及情感态度的形成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小学生的认知大都是由具体到抽象,如概念的形成,规则的发现大多要依赖具体的感知、丰富的表象,例如:《认识图形》教学时,在如何区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时,在一开课我就安排学生开展动手操作活动。意在使学生在动手操作活动中亲历立体图形是有多个面组成的,而且占据了一定的空间。而平面图形只有一个面。从而能够很熟练地辨别出它们。由于这种熟练是建立在学生的动手操作的基础之上有丰富感知和表象做基础,所以这种感知是理解性的,这对今后空间图形的学习奠定了强有力的根基三、课前多准备,提前备课备好课。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学生是一个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群体,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实施教学活动。例如,有的学生比较擅长计算类的题目,教师就可以多创造一些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树立信心,当然还要针对一些学生的弱点进行一些针对性的练习,以弥补弱项。多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图文声并茂,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能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