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关于我国的政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④我国的政体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政体,既与我国国体相适应,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国情相结合的结果,故①③④正确;②观点错误,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答案D2.在每年3月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国务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等国家机关都必须向全国人大报告工作并接受审议。这说明()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②全国人大在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中央国家机关由全国人大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③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④“一府两院”负责执行国家权力机关通过的法律和决议中有关行政工作的部分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④解析本题考查全国人大与其他中央国家机关的关系等内容。①不符合题意;国务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向全国人大报告工作,体现了其他中央国家机关由全国人大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也体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②③正确;我国的行政机关负责贯彻执行国家权力机关通过的法律和决议中有关行政工作的部分,④说法错误。答案A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我们要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中央和地方按照事权划分相应承担和分担支出责任,国防、外交、国家安全、关系全国统一市场规则和管理等作为中央事权;区域性公共服务作为地方事权。这一改革()A.将改变国家权力的组织活动原则B.削弱了地方政府的行政权力C.有利于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D.有利于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分立和平衡解析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实施监督”“促进”,由此可知人大与政府、法院、检察院的关系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是既监督又支持的关系,①③入选。原来,中央和地方职责交叉重叠,事权、支出责任划分不明晰,中央决策,地方执行,地方的支出责任越来越大。很多该中央管的事,中央没有直接管,而是委托地方去做,但没有明确划分支出责任,事权和支出责任不相适应,在客观上不同程度地干预了地方事权,地方没有财力做好不适合他们做的事情,造成行政效率偏低。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实质是进一步调整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由此可见,C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民主集中制是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是我国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体现,故A项不能入选;我国中央和地方、不是分立和制衡的关系,故D项不能入选;B项亦不符合题意,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C项。答案C4.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是实行民主集中制。这一特点体现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上是()①人大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②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③人民有权依法罢免违背人民意志和利益或不称职的人大代表④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组成人员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解析本题考查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体现。题干是从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上看,①③符合题意;人民通过选出代表,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而不是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②表述错误,应排除;④虽然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答案C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下列选项中,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A.人大决定的事情由自己直接去办理B.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最高国家权力C.重大问题的决策由人大常委会决定D.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解析本题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相关知识。人大决定的事情不是自己直接去办理,而是由国家的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去贯彻执行,排除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最高权力,排除B;重大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