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经济生活与道德建设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道德与经济的辩证关系,特别是道德对经济的促进作用。2.明确社会主义义利观的内容,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道德建设的必要性。重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道德建设的必要性。难点:道德与经济的辩证关系。一、源于经济生活的道德1.道德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根源:人类社会的,内在地包含着道德要求,是道德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根源。2.道德的本质:道德作为一种,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3.道德与经济发展:道德的发展和进步,归根到底取决于的发展和进步。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给人们的道德追求奠定必要的,催生新的精神需求。经济社会的发展,会推动人们道德水平的提升。二、促进经济发展的道德1.道德规范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2.良好的环境有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3.道德对经济发展的方向具有作用。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1.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的原因(1)可能性: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结合在一起的。面对市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伦理问题,我们应该并且能够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和。(2)必要性: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人们的道德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方面,、讲求效率、、崇尚科学、尊重个人合法权益、尊重知识和人才等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另一方面,商品交换的法则也侵蚀了一些人的精神领域,诱发了、的行为。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是思想道德建设的紧迫任务。2.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的要求(1)奉行社会主义义利观——把和利益放在首位,又充分尊重个人。(2)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又要注意克服市场机制的消极影响,正确把握原则,反对只讲金钱、不讲的错误倾向。1.判断(1)只要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了,社会道德风尚便会自然好起来。()(2)经济发展必然以牺牲道德为代价,道德进步必然以延缓经济发展为前提。()(3)道德的作用要求我们把道德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4)追求物质利益,必然导致见利忘义。()(5)个人利益有正当不正当之分。()2.思考材料一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恩格斯材料二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1)请说明上述两人观点的共同主题。(2)有人说,上述两人的观点很好地说明了经济生活与道德建设的关系。请谈一下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学生分组探究一:经济与道德的关系北京同仁堂经历数代而不衰,在海内外信誉卓著,树起了一块金字招牌,真可谓药业史上的一个奇迹。“金字招牌”长盛不衰,在于同仁堂人注重把崇高的精神、把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美德,熔铸于企业的经营管理之中,并化为员工的言行,形成了具有中药行业特色的企业文化系统。“质量”与“服务”是同仁堂金字招牌的两大支柱,坚持质量第一、一切为了患者是同仁堂长盛不衰的最根本原因。1.北京同仁堂的成功经历,说明了道德对经济的发展作用何在?2.北京同仁堂的经历,能否说明道德对经济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学生分组探究二: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也出现了不少为了追求利润而不择手段的行为。例如,2017年央视3·15晚会现场,央视曝光了以下内容(部分):互动百科竟成最大虚假广告“垃圾站”;“三无体检队”危害13万孩子的眼睛;舌尖不安全!另一种“瘦肉精”卷土重来;恐怖!震惊!耐克时隔5年又现“气垫门”;日本“核污染区”食品惊现中国;手机免费充电桩藏陷阱,黑客正盯着你的隐私和钱等等。1.有人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能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道德规范和论理原则。你认为呢?2.应怎样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山东省龙口市南山村(南山集团),改革开放以前有260户人家、800多人口,是一个出了名的穷山村。改革开放后,经过多年的迅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