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第2章-第3节-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VIP免费

第2章-第3节-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_第1页
第2章-第3节-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_第2页
第2章-第3节-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_第3页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理解城市化过程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及成因。2.结合实例,分析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3.理解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趋势。1.理解城市化过程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及成因。2.结合实例,分析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知识检测:课前默写1、城市化的表现及动力机制?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起步、速度、水平)一、基础梳理《学法大视野》P34正误判断:(1)城市化过程中,填埋河道降低了洪涝灾害的风险。(×)(2)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都是不利的。(×)(3)解决城市拥堵要靠修建更宽阔的道路。(×)(4)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5)我国人口众多,应大力发展大城市,使大城市成为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心。(×)(6)为控制环境污染,应从中心区大量外迁人口。(×)二、重难点突破:1.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见《学法大视野》P352.城市化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见《学法大视野》P353、正确评价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见《学法大视野》P354、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影响及在实际中的应用:见《学法大视野》P355.城市环境问题:见《学法大视野》P35-P366、城市化、逆城市化的区别与联系(1)区别:可以从人口流动方向、城市功能和地位变化、城市用地规模变化、出现时间等方面去辨析两个概念。简图表示如下:发展阶段比项城市化(A)逆城市化(B)人口流动方向由乡村、郊区大量流入城市由市中心向郊区、乡村迁移城市功能、地城市产业集聚,功能多样,用地规模不断商业和制造业等外迁,造成城市中心区位、用地规模变化扩大,区域中心地位日益增强衰落,城市外围出现城市新区或卫星城出现时间发达国家产业革命后迅速发展20世纪50年代初发展中国家“二战”后迅速发展当前出现在一些发达城市(2)联系:两者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逆城市化是当城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为了避免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产生的一种现象。[课堂·小结]三、课堂练习:《学法大视野》P38四、作业:《学法大视野》P97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精华资料店+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大量教育教学资料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