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地理试题一、选择题。(每题有且仅有一个正确选项,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1.图1为四幅等压线图(单位:百帕),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图1读水循环示意图(图2),回答2~3题。2.对图2中字母表示的水循环环节表述正确的是A.①-降水B.②-水汽输送C.③-地表径流D.④-蒸发3.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目前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A.海洋蒸发B.凝结降水C.水汽输送D.地表径流4.20世纪80年代以来,影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A.政治因素B.经济因素C.生态环境因素D.社会文化因素小麦是我国北方平原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近些年来我国小麦的种植高度已扩展到海拔4000米高原地区。据此回答5~6题。5.小麦种植范围扩大的原因是A.改良耕作制度B.提高收购价格C.改造自然条件D.科学培育良种6.从小麦的分布范围扩大可以看出A.人口迁移的现象B.影响农业区位发生变化的因素是单一的C.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是在变化的D.自然条件的改变是导致农业区位因素变化的主要因素读工业生产成本比例示意图(图3),完成7~9题。7.在我国,发展甲类工业最具优势的地区是A.闽南三角地带B.长江三角洲C.山东半岛D.辽东半岛8.下列工厂布局与乙类工业的区位要求相符的是A.在广州建棉纺厂B.在上海建钢铁厂C.在南京建石化工厂D.在舟山群岛建水产品加工厂9.20世纪下半叶,丙类产业在东亚转移的先后顺序是A.日本中国沿海韩国中国内地B.中国内地中国沿海韩国日本C.日本韩国中国沿海中国内地D.韩国日本中国沿海中国内地1④E③②图2①图3读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三家境外投资工厂的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示意图(图4),回答10~11题。图410.图中甲、乙、丙三家工厂依次可能是A.纺织厂、汽车厂、服装厂B.钢铁厂、纺织厂、食品厂C.食品厂、纺织厂、汽车厂D.服装厂、纺织厂、钢铁厂11.三家企业的加工地都在我国境内,主要原因是A.甲厂主要利用我国的政策优势B.乙厂主要受我国庞大市场的吸引C.丙厂既利用我国的资源优势,又利用我国广大的市场D.三家企业共同区位因素是我国有丰富的原料表1为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回答12~13题。表1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12.表中显示我国土地沙化速度变化的原因可能是A.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B.南方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出现沙化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D.华北地区土地盐碱化面积扩大13.为了控制强沙尘暴次数增多的趋势,应采取的措施是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B.在农牧交错地带,逐步推进退耕还草C.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载畜量D.在干旱地区禁止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图5为某地农业生产过程图,读图完成14~15题。时间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强沙尘暴次数(次)58131423土地沙化速度(平方千米/年)1560210024602某日本企业投资的甲厂某韩国企业投资的乙厂某香港企业投资的丙厂图514.有关图中反映的农业地域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机械化水平低②生产规模小③单位面积产量高,所以商品率高④主要分布在西欧、北美等地区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15.下列国家较少分布该种农业地域类型是A.西班牙B.俄罗斯C.朝鲜D.日本读我国某乡镇区域图(图6),该乡煤炭资源丰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据此完成16~17题。图616.该乡最可能位于下面哪个省A.秦B.晋C.冀D.湘17.煤矿的不合理开采,容易引发环境问题,最容易引发水土流失的是下面哪个煤矿A.①B.②C.③D.④下图是“某天气系统的垂直剖面图”,其中甲(40°N,110°E).乙(40°N,115°E)是近地面的两点。据此完成18~19题。18.甲乙两地附近天气系统表达合理的是图7319.甲乙两地在此天气系统影响下天气状况可能是A.甲地沙尘漫天,大气能见度差;乙地晴朗少云,气温日较差大B.甲地沙尘漫天,大气能见度差;乙地阴雨天气C.甲地晴朗少云,气温较低;乙地多日阴雨天气D.甲地和乙地都是晴朗少云,但是甲地气温更低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到2011年末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了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