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暑期放假通知致家长的一封信尊敬的家长:您好!我们即将迎来暑假,感谢这一学年来您对我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为了切实加强假期的安全教育,有效防范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让孩子度过一个愉快、健康、平安的假期,请您履行好监护职责,做好孩子假期各方面的监管工作。现将2024年暑假安排通知如下:一、放假时间:7月1日(周六)——8月31日(周四)。二、严防溺水溺水是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头号杀手,春、夏季是溺水事件的高发期,我们一定要教育好孩子牢记“六不两会”:1.不准私自下水游泳;2.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3.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4.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5.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6.不擅自下水施救。发现险情时:1.会相互提醒、劝阻并报告;2.会基本的自护、自救方法。家长要密切掌握孩子在外的行踪,做好看护、教育工作,以确保安全,做到“四知道”:1.知道孩子的去向;2.知道孩子的同伴;3.知道孩子的活动内容和范围;4.知道孩子回家的时间。熟记防溺水基本常识(一)同伴落水怎么办若遇同伴落水,切不可盲目下水救人或手拉手救人,而应大声呼救,让附近的大人来帮忙,这才是真正在帮助同伴。千万不能认为同伴落水,自己不跳下去救,就不够朋友!及时找大人帮忙才是救援成功率最高的方式,才是真正在帮助同伴。救不上来同伴也不是你的错,千万不能因害怕而隐瞒。没能救上来同伴,也千万不要有心理压力,更不能因害怕而隐瞒事实,从而导致没有及时报警或让大人知道,耽误了宝贵的救援时间。(二)正确救援记心间1.碰到有人溺水,不要慌乱,第一时间要大声呼叫,找大人帮忙,同时拨打110报警。如果有多个同伴在一起,要派出一人去寻求大人帮助。2.寻找身边的漂浮物抛向溺水者,如救生圈、木板等;如果没有漂浮物,也可以在书包里装满矿泉水瓶抛给溺水者。3.寻找竹竿、树枝等递给落水者,也可以把衣服打成绳结抛给落水者,救人时要趴在地上降低重心,以免被拉入水中。4.不能直接跳下施救,未成年人没有足够的能力下水救溺水者,千万不能下水救人,以免发生群死群伤的悲剧。5.不能手拉手施救,落水者力大无比,稍不留神就会被落水者拉下,造成连环溺水的悲剧。特别提示:未成年人不具备救人的能力,严禁下水或手拉手救援。即使采取智慧救援,也一定要以保障自身安全为前提。(三)辨别溺水的7种现象溺水者的营救黄金时间是事发30秒。如能及时发现溺水迹象,生命或可挽回。辨别是否溺水,牢记这7种迹象:1.溺水者的嘴会没入水中再浮出水面。2.溺水者手臂可能前伸。3.溺水者在水中是直立的,挣扎20-60秒之后下沉。4.溺水者眼神呆滞或闭上眼睛。5.溺水儿童的头可能前倾,头在水中,嘴巴在水面。6.看起来不像溺水,只是在发呆7.戏水会发出很多声音,一旦安静要注意。(四)万一溺水如何自救1.不要慌张,发现周围有人时立即呼救。2.放松全身,让身体漂浮在水面上,将头部浮出水面,用脚踢水,防止体力丧失,等待救援。3.身体下沉时,可将手掌向下压。4.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又无法靠岸时,立即求救。如周围无人,可深呼吸一口气潜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条腿,用手将脚趾向上扳,解除抽筋。(五)溺水急救方法在加强预防的同时,家长及监护人也要掌握相关的急救知识和技能。意外发生后,救人刻不容缓,以下几点要知道:1.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准确告知位置。2.救援时最好从背部将落水者头部托起,或从上面拉起其胸部,使其面部露出水面,然后将其拖上岸。3.让溺水者头朝下,撬开其牙齿,清除口鼻堵塞物。4.救人者半跪,顶住溺水者的腹部,让溺水者头朝下,拍背,倒出呼吸道内积水。5.对呼吸及心跳微弱或心跳刚刚停止的溺水者,迅速进行人工呼吸,同时做胸外心脏按压。6.如果溺水者身上穿着外套,要尽早脱下,湿漉漉的外套会带走身体热能,产生低温伤害。7.仍未脱离危险的溺水者,应尽快送往医疗单位继续进行复苏处理及预防性治疗。你、交通安全加强对孩子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监护,教育孩子要遵守交通规则,提高孩子的交通安全意识。1.不闯红灯,不在公路上并行、打闹、玩耍,不得骑自行车上公路。2.教育孩子必须做到不乘坐超速、超载、无牌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