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小班化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小班化教学是在班级学生数量控制在20--25人以下的教学单位中面向学生个体,围绕学生个体发展而开展的教学活动;是建立在素质教育高标准、高要求的教育质量观基础上,并在这种理念和思想指导下进行的。小班化教育是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方向,以教育方针为指针,以学生主动发展为中心,以提高学生个体接受教育的充分程度为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其旨在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在小班化班级学生规模的基础上,通过对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实施过程、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等的改革而形成的一种班级教学活动形式。小班化教育教学活动优势:(1)教学活动在时间、空间上得到重组。(2)教学活动的参与者(主要是教师与学生)的活动密度、强度、效度等以及师生间互动关系会得到增强和增加。(3)教学的内容、方式、技术、评价会发生全新变化,并促进或推动教育理念的进步。一、从学生的角度看,以生为本,培养个性化特色分明的学生群体1学生教育工作的核心是树立优良校风、学风,培养每一个学生善于做人,富有个性,这也是从德育角度实现学校奋斗目标,体现小班化“关心每一个孩子的成长”的教育理念最重要的工作。1.班级人数少,学生得到教师更多的关注学生少,学生在课堂上得到教师关注的机会增多,思考及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也增多。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越受老师关注的条件下越容易取得成功(皮格马利翁效应)。通过建设优秀班集体,引导学生成长,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从优化学习过程,保持高度注意力,保持奋进学习情绪等方面,引导学生发展。要求班主任、科任教师抓好每一个环节的教育训练,持之以恒。2.更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小班化的教师能关注到每位学生,多方面了解学生,并可选择适合其特点的教育方法,更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在课堂上积极营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关注、关爱每一位学生,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此作为确定教学内容和方式的主要依据。课前和课堂上学生先自学,然后教师进行有效的引导,将课堂时间作为解决重点、突破难点的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真正实现“以学定教、先学后导”的教学模式。课堂上对学生的有效训练。教师指导学生围绕教学目标的自学、自练,要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都有2事可做。每一节课学生自主训练、分层训练时间不得少于2/3时间。3.学生与教师沟通的机会增多,有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班级人数少,教师能够更细致地观察并及时发现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与学生交流,更好的疏通、解决学生的问题,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也促进了师生间的和谐。以校级课题《“后进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其教育的研究》为抓手,将转化后进生工作放到十分重要地位抓。从管理制度上约束后进生;落实任课教师帮“差生”的“导师制”工作;推广同学间的“一帮一结对”等形式帮后进生,建立“学生成长档案”,以此创设稳定、有序的教育、教学环境,力争一般后进生能在班级层面解决。4.学校、家庭、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更加及时有效由于小班化,教师可以及时与家长交流,必要时寻求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家校联合更能够有效的对学生实施教育,促进学生快乐学习,身心健康地发展。二、从教师的角度看1.小班化教学面向学生个体,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班化教学最本质的特征是教学面向学生个体,而不是面向全班;教学组织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均围绕学生个体发展而组织开展。小班化教学使得学3生的自主探索成为可能,也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更加充分。2.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小班化根本上改变了教师以往的教学行为,提高了教学质量,拓宽了学生的活动空间。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强化人际互动,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使教师能够深入实际,了解学情,尽可能创设适合他们充分发挥才干的环境,让学生自信心得到不断强化。如:我校开展一帮一“四语”教学特色学习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使每一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成就感,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