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第十三轮赛课----“三看三比”活动解读2014年8月,我初次走上工作岗位,毫无任何教学经验的我,充满了迷茫并且不知所措。如何上课,怎样上好课,着实令我焦虑了一段时间。但通过第一教学月对学校各种课堂教学改革材料的学习以及骨干教师的示范课和我们新教师的适应课,所以问题都迎刃而解。我很庆幸赶上了学校课改的浪潮,并成为其中一分子。经过一年的学习与实践,现在我就我校第十三轮赛课谈一谈自己的浅见。一、第十三轮赛课与其他赛课的区别及其重要作用我校推行课堂教学改革已有四个年头了,在领导班子的带领下,经过全校教师的共同努力,我们成功开展了一系列的赛课活动。从第一轮赛课对高效课堂理念的学习到第七轮赛课对我校“一线五环”教学模式下课堂结构的再度优化,再到第十二轮赛课对教师业务水平的再次强化。我们将新的理念转化为普适性的教学策略,使教师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学方式,养成了新的课堂行为习惯,建立了民主平等的课堂新文化。使学生养成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习惯,充分发挥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而第十三轮赛课打造高效课堂的“三看三比”活动,在我校教师已具备先进教学理念和完整规范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展开,与上一轮赛课相比,第十三轮赛课新增了对学生课堂参与度的评价18分,对学生学习自主化的评价由上一轮的10分增加到了30分,对课堂的反馈矫正强化的也由10分增加到了30分。而对教师教学规范的评价则由原来的加分制变为了减分制。与前几轮赛课相比,第十三轮赛课更加重视课堂深度,广度和实效性,更加强调学生的自主化和参与度,要求课堂“活而又实”。有专家曾说,新课程改革一般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理念启蒙为重点;第二个阶段以模式探索为重点;第三个阶段以增强效能为重点。我认为,第十三轮赛课则是我校课改进入第三阶段的标志。二、对第十三轮赛课内容的分析与解读第十三轮赛课的主题是:开展“三看三比”活动,打造高效课堂。本次赛课的评价指标也在“三看三比”的基础上制定。三看为:一看课堂学生参与度,二看学生学习自主化,三看反馈矫正强化。三比为:一比课堂教学开放度,二比学生学习力,三比课堂教学实效。最后是对课堂模式规范操作和教师教学规范的要求。1、在“看课堂学生参与度,比课堂教学开放度”中,对学生参与课堂的评价达到18分,分别是看课堂上学生参与的广度、深度和学生思维的“自由”度;对教师组织课堂的评价则为12分,分别是教师在课堂中角色的转变和教学内容安排是否符合课程标准。通过评价要素的对比,我们能看出,本轮赛课更加偏向与对学生的评价。这就意味着,我们教师要正真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显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并使全体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并在课堂上进行有思维深度的训练。对教师的评价看似分值有所减小,但其实对教师的要求更高。因为学生是否能够积极参与课堂,与教师的教学设计有密切的联系。如果教师能够在合理设置教学能容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兴趣,丰富教学的形式,使课堂充满乐趣,焕发活力,学生才能积极参与。而对学生思维深度和自由度的探索,更离不开教师教学设计难度与深度的无形的引导。总之,要想对学生各方面进行合理的评价,教师就要转换自己在课堂中的角色,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更加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充分显示自己的导学能力。2、在“看学生学习自主化,比学生学习力”中,对学生回答问题是否站姿端正声音洪亮,组内是否做到兵教兵兵查兵这两项的评价分值均为8分;对纠错补充是否积极有序的评价为5分;对看书时圈画批注的习惯评价为4分;对演板规范性评价为3分;对学生课前课后学习习惯评价为2分。经过前十几轮赛课,学生已基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化的学习状态。本轮赛课主要是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化的学习状态进行再次强化。同时重点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精神风貌的展示和课堂上的生生互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精神风貌能够直接反应出学生的学习力。而学生回答问题是否站姿端正声音洪亮就是学生精神风貌的直接体现;课堂上的生生互动,是学生自主化学习的最高要求而学生组内兵教兵兵查兵,就是课堂生生互动的重要标志。3、在“看反馈矫正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