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新题型文言文断句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韩愈《师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习其句读”,就是教学生断句。什么叫断句?我国最早的古书是没有标点的。①大约在汉代,开始使用句读。语意完整的一小段为“句”;句中语意未完,语气可停顿的一段为“读”。②到了宋代,开始使用圈点。③到了明代又出现︴和‖,分别用来表示人名和地名。知识导航古书无标点,古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òu)。现代用的标点符号是“句读”的发展,所以用标点符号给古书断句也可以叫断句读。掌握了句读规律,才能够真正读懂古文。断句:2011年,断句被列入江西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作为一项能力来考,查复旦大学自主招生试题中也出现了给文言文加标点的题目,2014年海南省高考也出现了文言文断句。出题形式可能有两种:客观题:选择断句的正确选项;主观题:用“/”给文言句子断句。文言文断句教学目标1.掌握文言文断句的原则、技巧。2.初步理解文言材料,读懂文意,正确给文段断句。3.通过有梯度的练习训练把知识转化为能力。2011江西卷文中画波浪的部分断句最恰当一项是A、丞相弘燕见/或时不冠/至/如汲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账中/黯前凑事上不冠/往见黯避帷中/使人可其奏B、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汲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账中/黯前凑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帷中/使人可其奏C、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汲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账中/黯前凑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帷/使人可其奏D、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汲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账中/黯前凑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帷/中/使人可其奏【解题透析】【C】(在古文言文中,省略宾语应较省略主语频繁。在句读时特别要注意。C项里,上既可为主语,亦可为宾语,划入后作主语,还是划入前作宾语。显然,将上视作主语语势更畅)前提:读文段,通文意——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断句的基础在于领会全篇的文意,因此断句前先要读几遍原文,力求对原文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例】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这样,我们对上文经过通读,就能了解文意及层次。本文是讲湖阳公主新寡,帝为他物色丈夫之事。主要分两层:一是“微观”湖阳公主之意,了解女方的意向;二是询问宋弘,了解男方的态度。基本上了解文章的大意之后,便可按照从大到小,逐层、逐句标点。•【答案】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探究一:试给下列语段断句看有什么特点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总结归纳一:标名(代)词,定主宾文言文中名词代词,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代词,就基本可以断句了。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等。•常见代词基本有下面三种:•⑴人称代词:•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仆、妾等词,代说话或写文章的人,即今之所谓第一人称代词。其中“我”字,不仅各时代的文言皆用,而且一直用到现在。其余的在现代汉语中都不用了。•尔、汝、女、若、乃、而、子、君、公、阁下、陛下、足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