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得道多助学生VIP免费

得道多助学生_第1页
1/3
得道多助学生_第2页
2/3
得道多助学生_第3页
3/3
京口区初中语文学科教学共同体九年级主备学校:十中集备主讲人:陈蓉香审核:李明伟课型:新授使用时间:月日授课班级: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姓名评价【课前准备】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郭()夫环而攻之()米粟非不多也()亲戚畔之()2、搜集孟子语录,走近作者。3、预习课文后,请你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写在下面的横线上。【课堂助学】1、内容理解: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文章开篇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进攻——天时不如地利论据防御——地利不如人和战争中需要“人和”域民类推固国威天下治国需要“人和”得道多助-——顺之结论失道寡助——畔之2、文言知识大比拼。(多媒体展示)①通假字:寡助之至,亲戚畔之②古今异义词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委而去之亲戚畔之池非不深也③一词多义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三里之城环而攻之而不胜以天下之所顺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兵革非不坚利也环而攻之而不胜天时不如地利然而不胜者④加点词的用法:1京口区初中语文学科教学共同体九年级主备学校:十中集备主讲人:陈蓉香审核:李明伟课型:新授使用时间:月日授课班级: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⑤翻译句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当堂巩固】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夫环而攻之()米粟非不多也()亲戚畔之()二、指出下列加点字的含义或用法:1、环而攻之而不胜()2、夫环而攻之()3、是天时不如地利也()4、兵革非不坚利也()5、委而去之()6、域民不以封疆之界()7、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8、寡助之至,亲戚畔之()9、三里之城,七里之郭()10、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三、翻译下面句子:1、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3、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4、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课后练习】四、语段精读:阅读课文,完成练习:1、下列句中“之”的意思和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A、永州之野产异蛇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C、环而攻之而不胜D、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2、用“/”正确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2)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3、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文章先用攻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天时不如地利”。“三里”“七里”都极言防守地域之大,以致难以攻破,所以说:“天时不如地利”。B.文章接着用守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这里采用“池非不深也”这样双重否定的句式,格外强调守城条件之有利。C.从守城一方的失利我们可以推断:攻城一方尽管没有“地利”,但因“人和”,能同仇敌忾,万众一心,因此无坚不摧。2京口区初中语文学科教学共同体九年级主备学校:十中集备主讲人:陈蓉香审核:李明伟课型:新授使用时间:月日授课班级:D.文章在论证“人和”对战争的重要性后,又顺势推论出“人和”在治理整个国家中的作用。4、用文中语句填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从上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5、“道”指什么?“人和”指什么?二者间的关系?6、本篇主要是谈战争呢,还是谈政治呢?7、本篇在论证方面的特点是什么?8、对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在军事上的不同作用,作者持怎样的看法?(用文中句子回答)9、本文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10、现代生活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仍然有其普遍的意义,请结合你的生活...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得道多助学生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