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藤萝瀑布》课堂学习活动单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理解内容。2.揣摩词语和句子,理解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3.体会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受,体味人生,感悟生命。学习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大自然的草木荣枯、候鸟去来,总能牵动人们的情思,引发人们的联想,从而发出人生的哲理来。你有没有想过,一朵小花,会震颤一个人的心魄;一串鲜花,会撼动一个人的灵魂?让我们一起走进《紫藤萝瀑布》,跟着作者宗璞一起去观览生命的色彩,感受生命的悸动。活动1:阅读下列材料,了解作者及背景【作者简介】宗璞,1928年生,女,原名冯钟璞,笔名有任小哲、丰非等。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自幼生长于清华园,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精粹,学养深厚,气韵独特。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曾在中国文联、文艺报等单位工作。1960年调《世界文学》编辑部。“文革”前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红豆》《桃园女儿嫁窝谷》《不沉的湖》《后门》《知音》等,《红豆》曾受到不应有的批判。“文革”后,有短篇小说《弦上的梦》、中篇小说《三生石》,获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1981年北京出版社出版了《宗璞小说散文选》。后来又抱病奋力创作反映中华民族知识分子命运的长篇小说《野葫芦引》,其第一部《南渡记》已于1987年问世,获得了好评。她的小说,刻意求新,语言明丽而含蓄,流畅而有余韵,颇具特色。她的散文情深意长,隽永如水。【背景介绍】因为“文革”十年动乱,家庭遭遇迫害,加上1982年10月28日小弟身患绝症撒手归西等原因,多年来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你曾经看过作者的其他作品吗?能向同学介绍吗?过渡要真正读懂课文,我们还需要通过反复的诵读来细加体会。下面,我们先把课文的结构梳理一下,活动2:朗读课文,梳理文章脉络,思考问题,组内讨论解决。小组成员之间展示,然后推选代表发言。梳理结构1、用_____线勾画表示“我”观赏紫藤萝瀑布的行踪的语词;2、用~~线勾画“我”所做、所思、所感的语句;3、用几个短语简要而准确地概括勾画出来的主要内容。同学们刚才按老师的要求在书上进行了认真地勾画,同时也对勾画出来的内容进行了简要的概括。下面,把老师的概括,与同学们交流一下。首先,个性调整1我们来看一下作者的行踪。大家在读书的时候一定注意到了,文中作者的行踪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看到紫藤萝瀑布就停住了脚步,然后是伫立花前抚摸花儿;最后是加快脚步离开了紫藤萝瀑布。行文思路相当清晰。板书停住脚步伫立花前加快脚步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作者又做了些什么?想了些什么呢?相信同学们刚才已经找到了有关语句并进行了概括。让我们来交流一下。板书:停住脚步驻步赏花伫立花前伫立忆花加快脚步快步思花活动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组内讨论解决问题。小组成员之间先展示,然后在班级展示,展示的方式各组自定。思考:作者是如何描绘紫藤萝的美的,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品读赏析。活动提示:1.可用这样的句式:这是一株的藤萝,因为2.赏析后可伴有多种形式的感情诵读。活动4:理解课文,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独立思考下列问题,。1.紫藤萝有过怎样的变迁?作者为什么会对紫藤萝产生这样浓厚的感情?2.联系背景材料,试说说紫藤萝的命运有什么象征意义?3.“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包含了怎样的哲理?《紫藤萝瀑布》写作时的背景:作者深受“文化大革命”的摧残,虽已过去多年,但心灵上的创伤仍无法愈合。作者的弟弟当时正处于癌症晚期,命在旦夕,作者面对弟弟的英年不幸,雄才未展深感受悲痛。正是在这种情形下作者写了这篇文章,因而心情是异常焦虑不安。活动5:探究主旨。组内合作品读赏析有哲理的句子。以1+1方式展示问题1:这篇课文表现了怎样的中心意思?试着找出最能表现课文中心的句子。品读示例:“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遭遇不幸的时候,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生命的美好和长久保持坚定的信念。厄运过后,要面对新的生活,振奋精神,投身到伟大的事业中去。[或当遭遇不幸时,应有坚定的信念,勇敢地战胜它,坚持到...